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纯钛基体亲疏水性表面制备与调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图分类号:TG174  论文编号:1028706  13-S035 学科分类号:080501 硕士学位论文 纯钛基体亲/疏水性表面的制备 与调控研究 研究生姓名  张  兆  国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材料物理与化学 表面功能涂层 指导教师  汪  涛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О一三年三月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on Fabrication and Tailoring of Hydrophilic/Hydrophobic Surface on Pure Ti Substrate A Thesi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by Zhang Zhaoguo Advised by Prof. Wang Tao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rch, 2013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超亲水性表面具有防雾、高热交换效率等优点,可以显著降低“水桥”效应;超疏水性表 面具有自清洁、减阻、抗结冰等优点,可以减少能耗。因此,在钛基体上制备超亲水性表面或 超疏水性表面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是,当前钛基体上超亲/疏水性表面的制备中普遍存 在着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并且鲜有对通过调控实现表面润湿性由超亲水性到超疏水性转 变的报道。 本文采用喷砂-酸/蚀法、喷砂-低压碱液阳极氧化法和高压阳极氧化法处理光滑钛基体获得 超亲水性表面。直接使用氟碳清漆对超亲水性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可以实现表面润湿性由超亲 水性到超疏水性的转变。利用 SEM、XRD、FTIR、表面粗糙度测量、接触角测量、亲水性表 面耐久性测试、疏水性表面粘滞性测试和环境耐久性测试等多种检测方法对试样表面性能进行 测试;研究试样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对试样表面润湿性的调控机制。 采用喷砂-酸/碱蚀法获得的超亲水性表面具有微米级“海参”状乳突结构、微米级的针状 结构和纳米级纤维状结构,大量相互连通的孔隙遍布试样表面;表面粗糙度为 1.469±0.063μm; 表面化学组成为 Ti 和锐钛矿型 TiO2;与纯水的接触角约为 0°;在空气中具有出色的耐久性, 10 天内接触角增加量小于 1°。采用喷砂-低压碱液阳极氧化法获得的超亲水性表面具有微米级 凹坑状结构和纳米级的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具有大量相互连通的孔隙;表面粗糙度为 1.370±0.047μm;表面化学组成为 Ti 和锐钛矿型 TiO2;与纯水的接触角约为 3.1±0.1°;具有较 好的耐久性,10 天内接触角增加量约为 3°。采用高压阳极氧化法获得的具有 TiO2 纳米孔阵列 的超亲水性表面,表面具有沿单一方向有序排列的纳米孔阵列,表面化学组成为 Ti 和锐钛矿型 TiO2;与纯水的接触角约为 6.2±0.2°;表面粗糙度为 0.940±0.035μm;耐久性一般,10 天内丧失 超亲水性。 喷砂-酸/碱蚀法获得的超亲水性表面疏水化处理制得的超疏水性表面具有微米级“海参” 状乳突结构和具有节点结构的纳米级纤维,在微观结构上是荷叶表面微观结构和蜘蛛网纤维微 观结构的结合,表面存在大量相互连通的孔隙;表面粗糙度为 1.258±0.036μm;与纯水的静态 接触角可达 164±1.9°,接触角滞后为 1.8±0.2°。喷砂-低压阳极氧化法获得的超亲水性表面疏水 化处理制得的超疏水性表面具有微米级的凹坑状结构和带有固化的氟碳清漆的纳米级纤维组成 的网状结构,大量微米级空隙分布于试样表面;表面粗糙度为 1.130±0.061μm;与纯水的静态 接触角为 162±2.3°,接触角滞后为 2.1±0.2°。喷砂-高压阳极氧化法获得的超亲水性表面疏水化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