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地区固定冰与湖冰热力学过程的比较.docVIP

南极中山站地区固定冰与湖冰热力学过程的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与固定冰热力学过程比较 雷瑞波1 李志军2 张占海1 程言峰1 (1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上海 200136; 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4) 提要 2006年对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和固定冰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基于观测数据比较湖冰和固定冰热力学生消过程;分析湖冰和固定冰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规律;计算不同深度层湖冰和固定冰的垂向热传导通量。结果表明:观测的湖泊和海岸区均在2月底至3月初形成连续冰层;湖冰9月底至10月初达到最大冰厚,早于固定冰1—2个月,湖冰最大冰厚在156—177 cm之间,固定冰最大冰厚在167—174 cm之间;湖冰和固定冰温度相对气温变化均存在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随着深度增大其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均有所增大,其中固定冰更为明显,这导致相同深度的海冰垂向热传导通量小于湖冰的相应值;融冰期,固定冰脱盐过程导致其融点温度有所升高,从而出现冰温高于当地海水冻结温度的现象。 关键词 海冰 湖冰 热力学 厚度 温度 南极 0 引言 固定冰是附着于海岸、冰架前沿或着地冰山的海冰。固定冰生消过程固定不动,因此与湖冰一样被称为局地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剂[1-2]。RADARSAT卫星遥感观测数据表明,11月东南极75°—170°E扇区固定冰冰量占该区域冰量的28%[5]。 1现场观测 中山站地区一年主要分两季冬季较长夏季较短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极夜时间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则是极昼时间中山站地区常年盛行东北风2006年NE方向区间的常风频率占86.8%大风频率风速大于17.2 ms-1)占100%, 其中NE方向常风频率和大风频率最大分别为43.0%和69.6%orphological property of the investigated lakes 湖泊 海拔/m 最大深度/m 面积/m2 最大长度/m 最大宽度/m 莫愁湖 10 3.8 5000 50 30 团结湖 5 4.5 50000 255 225 进步湖 65 34 105000 600 300 图1 2006年中山站附近湖冰和固定冰测量位置 Fig.1. Locations of landfast sea ice and lake ice measurements around Zhongshan Station in 2006 2 观测和分析结果 2.1积雪和冰层厚度 图2给出了不同观测点冰层厚度的变化以及莫愁湖和S2冰面积雪厚度随时间的变化。积雪厚度的每个峰值都代表一次降雪过程,中山站地区降雪过程结束后均伴随有较强烈的大风过程。风吹雪作用使得观测点积雪厚度迅速下降,也就是说风力作用是使得湖冰和固定冰冰面积雪厚度维持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湖冰表面相对于海冰表面较为光滑,风吹雪作用更为明显,导致莫愁湖冰面的积雪厚度始终略小于S2冰面的积雪厚度。 冰层厚度增长速率t时刻的值由下式计算得到[18]: (1) 2.2 冰层温度垂向廓线及其对气温的响应 3 结论 2006年东南极中山站附近的莫愁湖、团结湖和进步湖以及米洛半岛周边海岸于2月底至3月初形成连续冰盖,固定冰形成连续冰盖的时间慢于湖冰0—6 d。湖冰形成连续冰盖的时间主要受湖泊地理位置、湖泊大小以及周边风力遮蔽特征影响;沿岸形成连续固定冰的时间主要与海岸线形状和局地盛行风向有关。连续冰盖形成后至7月底,湖冰和固定冰的冰厚增长率较为接近,5月份冰厚增长率最大,其后随着冰厚的增大有逐渐减小的趋势。7月底往后,湖冰冰厚增长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至9月底10月初,达到最大冰厚,比固定冰达到最大冰厚的时间早1—2个月。然而,除莫愁湖外,湖冰和固定冰最大冰厚差别不大,在167—177 cm之间。莫愁湖可能由于湖底安装有生活用水取水泵,其达到最大冰厚的时间最早,最大冰厚也最小。 参考文献 1 Livingstone D M. Break-up dates of alpine lakes as proxy data for local and region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J]. Climatic Change, 1997, 37: 407–439. 2 Magnuson J J, Robertson D M, Benson B J, et al. Historical trends in lake and river ice cov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J]. Science, 2000, 289(5485)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