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老年养生诗话
【诗引】 4
吟诗话健康 4
诗写的本草 6
漫步诗坛话名医 11
对联与医生 13
【诗养】 17
唐宋诗人的以诗记病(一) 17
唐宋诗人的以诗记病(二) 22
读诗治病 26
从读杜诗治疟疾说起 29
诗词治疗的“处方”出具 33
对联与养生 38
【衰病】 41
“高堂明镜悲白发” 41
与白头发抗争 44
诗写的“病历” 48
诗词中的“眼科病历” 50
“不用金篦久自安” 53
善意的嘲弄 57
落齿的恐惧与坦然 60
悲牙悼齿有奇文 63
【预防】 66
都是蚊子惹的祸 66
诗写的鼠疫疫情通报 70
卫生习惯纵横谈 72
浴足的俚言与雅唱 75
喷嚏趣谈 77
家庭健康新处方 79
【饮食】 82
疗饥养生粥一瓯 82
佳肴长食亦有害 87
豆腐传奇 89
【茶酒】 92
诗与酒的数字统计 92
诗韵酒趣说饮酒 96
马奶酒诗话 102
嗜酒者的反思 104
诗写的《茶经》 107
茶风遗韵话养生 110
【起居】 112
沐浴者的体味 112
不洁身者难自好 114
温泉水滑洗凝脂 116
《三适养生法》溯古 119
绿色家园的营造者 121
【求医】 124
屈原求医 124
“腐胁”“醉魄”有谁知 127
“茂陵秋雨病相如” 130
同病相怜的小李和老杜 133
【服药】 136
唐代诗人的炼丹和服丹 136
理智与情感的对撞 139
微之炼秋石 142
【死谜】 145
屈原为什么自杀 145
又一个沉水而亡的诗人 149
患麻风病的名人 151
杜甫是怎么死的 154
吴敬梓与心性猝死 156
李贺寿夭考略 158
感觉死亡 160
中国帝王寿考及死因揭秘 163
【幽默】 167
从王阳明和苏东坡的幽默说起 167
莫助病魔毒人心 170
【心药】 173
心理治疗七味药 173
找乐养生苦不觉 175
知足之妙谛 178
人心难足病痛多 181
缺德也是病 183
健康跟着画笔走 187
【器具】 193
眼镜由来史诗说 193
从“竹夫人”说起 196
【退隐】 202
忧喜哀乐说退休 202
中国古代的老年人聚会 207
【人物】 211
孙思邈的“三少歌”和“卫生歌” 211
白居易养生诗概说 217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223
陆放翁健康长寿之谜 227
【诗引】
吟诗话健康
由于诗歌具有短小精炼、琅琅上口,有音节有韵律等特点,因此,自古以来诗歌(包括词、曲、赋等)便和健康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中国医学史,有关医学家、药学家为帮助初入医药学门槛的人掌握中医药知识,将许多临床经验和常用药的性能、作用编成韵文歌赋,以便学习者诵读记忆的文字随处可见。
用诗歌普及宣传医学知识,早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就已见之于文字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陈念祖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陈念祖撰写的《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括》等医学普及读物,文字畅美,通俗易懂,如《医学三字经》中《咳嗽》一篇,用三言诗的形式将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描绘得清清楚楚:“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将肺比作钟,撞之则鸣,通俗而生动,留给人的印象极深。类似的用诗词普及医药科学知识的作品,金元时有张洁古的《珍珠囊》;明代有袭云林的《药性歌诀》;清代有蒋仲芳的《药性歌》和汪昂的《汤头歌诀》等。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由于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墨客都和医药卫生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的好方法,好经验散见在他们的著作中。其中,有不少是以诗词的形式保存着,成为当今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亟待挖掘整理的宝贵遗产之一。例如,明代学者邝露在他的著作《赤雅》中收载有这样一首五言诗:“避色如避难,冷暖随时换,少饮卯时酒,莫吃申时饭。”意在告诉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应当节制房事,随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裳,清晨不饮或少饮酒,日未落不要忙着吃晚饭。
前不久在一次宴会上,一道“东坡猪肘”吃得众人胃口大开,大家一边风卷残云,一边争相询问:这猪肘缘何烧得如此美味?有人随口吟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当众人得知这煮猪肉法并非杜撰,确实是苏东坡老先生的诗作后,惊异地叹道:没想到诗词里也有烹调技术!
你看,这首《老人十拗歌》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病理描述得何等惟妙惟肖:“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寐,日里睡;不肯坐,只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这诗见载于明代学者顾元庆所著的《檐曝偶谈》一书。
在古人的影响下,今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