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植物侵护 水稻稻 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杨建君 .黎晓龙 (-垫江县鹤游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8300:2垫江县农技中心,重庆408300) 摘 要 :稻 曲病近年来逐渐上长升成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然而多数农民对此病害重视不够和缺乏 防治知识 ,为此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结合近年来生产实践 ,介绍 了稻 曲病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 、防 治 方法 。 关键词 :稻 曲病 ;危害;症状 ;病原;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水稻 “稻瘟病、纹枯病”是垫江县水稻生产的两大主 生,危害较重。水稻被害后造成瘪谷,空壳率增加,千粒重 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流通面广频 下降,碎米率增加,出米率降低,影响产量较大。据测定, 繁,以及气候的变化,施肥量的增加,致使稻曲病传染危 病穗最低减产 3%,一般为6%~12%,高的可达20%以上。 害呈漫延上升趋势,成为该地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其发 同时,病米和菌核往往混杂于健米 中,而成 “黑米”很难淘 生面积大,发病率高、危害重 。然而多数农 民对此病害重 洗干净,不但影响大米品质和商品性,而且稻曲病病菌有 视不够和缺乏防治知识。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近 毒,人畜食了有慢性中毒反应。 年来生产实践,基本掌握了此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2 症状 法,现介绍如下。 稻曲病俗称 “灰苞”、“丰产果”,又称为黑穗病、绿黑 1分布与危害 穗病、谷花病、青粉病。该病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发生,只发 水稻稻曲病分布较广,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稻区 生于穗部,为害部份谷粒,。病菌在水稻受害谷粒的颖壳 时有发生,近年来,在该地杂交稻品种上均有不同程度发 内形成淡黄色菌丝块渐膨大,将内外颖壳撑开而外露,并 3.2 发 生规 律 数。果树发芽前喷布 5%葸油乳剂。3~5度石硫合剂。另 山楂红蜘蛛以受精雌虫在树皮裂缝、粗树皮及距树 外,早春李树萌发期,结合防治其它害虫、彻底刮除主干 干基啊一寸深的土块缝里越冬,大发生年份还可在落叶、 及主枝上的翅皮及粗皮,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雌虫。 枯草或石块下面越冬。一般每年发生3~5代,当李树叶芽 3-3.2李树发芽后的防治,在越冬雌虫出蛰盛期,第 1代 开绽时 (日平均气温 12~15℃)开始活动,出蛰上树危害 卵孵化完毕时进行防治,可用30度石硫合剂加水稀释0,8液 嫩叶,展叶后转到叶片上危害,7~8d开始孵化,约7d左 或20%三氯杀螨矾可湿性粉剂O.6~1%液、40%氧化乐果 右出现体色暗红的第 1代雌成虫,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乳剂 1.5~2%、20%灭扫利2%、20%三氯杀螨醇和 5O% 第2代卵在李树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后开始孵化,以后随 溴脂 1%液,各种杀螨剂应轮换使用,防止虫体出现抗药 气温升高,山楂红蜘蛛的生活史不完整,世代重叠。7、8 性,提高防治效果。 月份繁殖最快,数量最多,危害严重,一般可完成2~3代。 3-3-3根据山楂红蜘蛛的生活习性,在 田间管理方面,要 9月份时产生体色鲜红、略有光泽的冬型雌成虫,并逐渐 合理间作,及时深翻树盘或树盘埋土,合理修剪,适当施 转移准备越冬,叶片上成虫减少。 肥灌水。亦可用土办法:大蒜汁喷施或洗衣粉用石硫合剂 3-3防治方 法 混用的方法。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虫害的自然控制 3.3.1李树休眠期的防治 目的是尽一切可能压低虫 口基 作用。 第一作者简介:杨建君,女,1972年出生,重庆市垫江县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信地址:408300重庆垫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