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doc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 基础与优势 第一节 “十一五”取得的基本成就 承接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时期是韶山经济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显著、社会发展最和谐人民群众最幸福的五年。五年来,在湖南省、湘潭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生态靓市”发展战略,实施“净化景区、繁荣城区、发展园区”发展思路,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实现“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韶山县域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2005年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速度为16.9%,大大超过了“十五”期间9.4%的水平。2010年,人均GDP预计可达到28570元,明显高于湘潭市和湖南省的平均水平,较之2005年增长了123%。预计2010年可完成财政总收入2.22亿元,比2005年增长213%。 红色旅游品牌优势凸显。成功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强化了旅游业在韶山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省“韶山五个示范工程”以及“共建韶山工程”的实施,韶山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一轮提质提档,韶山迎来了新一轮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以创建AAAAA景区为契机,积极开发观光、会议、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地的综合功能,大力推进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了集瞻仰、教育、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网络。2010年,景区预计接待游客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可完成1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3%和279%。 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工业强市”战略的带动下,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工业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可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倍和5.3倍。同时,以永泉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以园区为平台,先进制造、光电信息、医药食品三大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格局。到2010年,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3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亿元。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15:44:41调整为2010年的13:52:35,三次产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 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践行“生态靓市”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减排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重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较2005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绿色资源总量保持稳定,全市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在40%以上,林木绿化率48%左右,森林蓄积量为34.2万立方米,森林“碳汇”功能显著增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 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涉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农村水、电、路、能源及生态建设快速推进。农村饮水工程逐步推进,投资逐年增加;全市硬化村道31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公路互通;农网全面升级改造完成,农村各项用电得到全面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06年的2.1:1改善为2010年的1.99: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体育事业逐步繁荣,基本建立文体设施较为完善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生巩固率维持在99%以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千人医生数达到1.57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3.47个。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各项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劳动力稳步转移,城镇失业率保持稳定,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社会安全环境不断优化,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9568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1%和86%。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趋势 “十二五”时期,韶山将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结构转换明显、社会结构变迁加快特征。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入关键期,红色旅游实现新的飞跃,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二是城乡建设进入提质期,城市化进入全域推进阶段,从拉开“骨架”走向功能提升,城乡一体化进程跨上新台阶;三是和谐社会建设进入加速期,社会事业跨越发展,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显著提升。“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重大优势与机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