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对中国近代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清末中国留法学生.pdfVIP

出国留学对中国近代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清末中国留法学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国留学对中国近代 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清末中国留法学生 [法]巴斯蒂 中国在思想、表象及物质等方面与外国关系 代中国内部变革及世界变化的根源之一。 很久以来,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论著,无不从中国对外部世 界,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认识发生演变的角度,强调中国对外派遣 留学生的重要性。然而,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这批侨民知识分 子在历次革命运动中所发挥的政治作用,或者集中于留学归国人员 在工业、文学、艺术等活动中所引进的技术和理论。人们力图详细 描绘这些中国青年在国外学习的成果。因此,人们生硬地断言,出 国留学与新思潮的诞生之间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及本能的因果联 系,而对这种关系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却很少进行分析。 同样,在史学研究方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也承认,不同国家 在文化转让和文化演变中的地位,显然与接纳中国学生的人数有着 相应的比例关系。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课题自然以在美国、日本和 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为对象。1919~1924年期间,中国留法学生人 数超过1000人,曾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主要因为其中有共产主义 运动的几位历史领袖,而对在此以前的留法学生,却没有引起人们 260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卷) 的兴趣,似乎留法中国学生因人数不多而可以忽略不计。 德国不久前出版了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一部好书,汤姆斯·哈尼 书强调指出,中国留学生尽管人数有限。但他们在德国大学中受到 了良好的教育,这使他们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 是,我这里对清末中国留法学生的考察,既不以数量为理由,也不 拿质量作依据。我的想法与众不同,目的是要观察出国留学与新世 界观形成之间的关系的历史过程。这种关系确实远不符合简单的逻 辑,也不遵循自动的运行机制。它在时间上按不同的节奏发展,有 时加速,有时减缓,甚至间或出现停顿;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学生流动的偶然因素绝不是衡量所受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的统一尺 度。这些摸索归根结底反映着重大文化变化的开端,而变化既不是 直线的,又不是持续的或累积的。 一一种文化复制功能(1875-1900) 早在19世纪,法国从1875年起就率先同意清政府派学生来接 受高等教育。容闳带领的一批中国青年固然于1872年抵达美国, 但他们进的是小学和中学,只是到1879年,才有其中几人进人大 学就读。 . 1900年以前派到法国的中国学生多数选自福州船政局学堂。 1890年。总理衙门决定,同文馆向驻巴黎、伦敦和柏林的公使馆 各派学生2名,就地学习3年;1896年,学生人数增至5名,学习 期限增至4年;1898年在巴黎的学生共有3人。但他们只限于听 课,不考大学文凭。 福州学生主要来自船政局学堂,他们原先已学会说法语,并通 过法语学过了相当于设在法国军港的航海工程中等学校的科技课 程。关于19世纪来自福州船政局的这些学生,我曾用中文发表过 ①汉堡亚洲问题研究所丛书第300辑.1999,第561页。 出国留学对中国近代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261 一篇专论,根据法国的档案和中文资料,详细讲述了历次留学团的 组织经过及他们在法国的生活①。在这里,我将仅限于探讨这些留 学团的文化特性。 1875年3月,3名福州学生随船政局前法方监督日意格动身前 往法国。学生之一陈季同于1876年4月与日意格一起回国,其他2 人留在当地继续学习。o1877年3月,日意格从福州又带一批学生 去法国学习,包括14名学生,4名艺徒,1名文案(陈季同重返法 国),1名随员(李鸿章举荐的马建忠,未在福州接受培训)。另有 他被派往中国驻柏林公使馆,后调任驻巴黎公使馆,直到1891年 为止。 三批留学生共14人,于1886年坐船启程,在马赛港登岸。这些学 后,由6名学生组成的第四批留学生于1897年9月派出,次年, 因6人中有1人被召去中国驻比利时公使馆任翻译,另派一名学生 ’ 来代替。这最后一批留学生于1900年11月应召回国。③ 可见,在1900年前,清政府总共选派54名青年学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