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思品下册讲学稿
班别: 姓名: 学号:
课题:8.2严守法律 课时:2课时 授课时间:第16周
备课老师:古燕嫦、伍尚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了解我国刑法的种类;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认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警示自己不能犯罪;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培养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最大限度的预防犯罪发生;树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运用法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
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
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研究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预习
【教学过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是什么意思?
(二)『案例分析』看案例图片及说明(略,上课时PPT投影)
想一想:图片中的主角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他们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二、讲授新课
(一)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法律导航』
1.犯罪行为(P77)
2.刑事处罚(P83、84)
3.为什么要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
4.刑罚的分类
含义:
主刑 种类:
刑 特点:
罚 含义:
附加刑 种类:
特点:
『案例分析』
1.填表: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①没收财产; ②罚金; ③赔礼道歉;④死刑;⑤归还钱包、赔偿医药费⑥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⑦拘役;
主刑 附加刑 民事责任 2.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8月27日对“蓝极速网吧”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徒刑12年。
思考:案例中对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张某(女)的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二)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1.议一议:有的同学说:“年纪小的人,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案例研讨』探究园(P81)《谁应当负刑事责任》
各抒己见:我来当法官
根据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对三个案例进行讨论:谁应当负刑事责任?并说明理由。
『法律导航』
1.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哪些明确规定?
2.刑事责任的年龄
(三)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案例分析』探究园讨论会(P82)《小丽的的故事》
警示:
教训(应该怎么办)P84:
讨论: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如果对犯罪行为置之不理,会产生什么后果?
『法律导航』
1.为什么要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比一比:在一辆长途公共汽车上,乘客睡得正香。突然一声“把钱拿出来”惊醒了大家。乘客们心里咯噔一下,顿时都明白与上歹徒了,怎么办呢?
A.每个人乖乖地拿出了自己的钱,歹徒们扬长而去,又去别的地方作案去了。
B.一个乘客大喊一声“大家抓歹徒”并冲上前去,但是其他人毫无反应,这个乘客受到歹徒一阵毒打。
C.几个乘客暗中商量对策,抓住时机上前制止,其他人见状纷纷上前帮忙。大家将歹徒,送到公安局。
『法律导航』
1.怎样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案例分析』
1.(略,上课时PPT投影)
2.(P87)阅读与感悟《一个不孝子的忏悔》
『总结』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刑法等法律、法规是( )
A.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打击违法犯罪
2.据《泉州晚报》报道,2009年11月25日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泉州市某风景区游玩时,流串犯潘某拔刀上前威胁,令其交出手机、钱包等物品。事后,流串犯潘某很快被公安人员擒获。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潘某所犯的行为是抢劫罪 B.潘某的行为应受治安行政处罚
D.潘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C.潘某的行为不会受到刑罚处罚
3.社会青年王某手持匕首,多次在学生上学的路上逼迫学生交出身上所带的现金,并打伤多名学生。王某因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王某的行为( )
①是犯罪行为 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只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 2006年底,“熊猫烧香”开始在我国互联网上肆虐,这是国内制作计算机病毒的第一案,公安部十一局和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黄洪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湖北网监部门不惜一切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