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采用超声波测距原理,驾驶者在倒车时,将汽车的挡位推到R挡,启动倒车雷达,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装置于车尾保险扛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产生回波信号,传感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再由LED显示器和蜂鸣器声发出警示信号,从而使驾驶者倒车时不至于撞上障碍物。整个过程,驾驶者无须回头便可知车后的情况,使停车和倒车更容易,更安全。
本文在查阅、分析国内外倒车雷达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倒车雷达预警系统的研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该系统分为测距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显示报警模块,并分别对其进行方案分析,构建了倒车雷达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架和设计方案;在硬件电路中,详细阐述了运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的可视倒车雷达预警系统的测距实现原理,分析了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的系统硬件设计,并通过系统仿真研究,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1 绪论 1
1.1倒车雷达防撞的意义 1
1.2倒车雷达的发展过程 2
1.3本文主要内容 3
2 系统构建与方案设计 4
2.1系统设计要求 4
2.2系统构建 4
2.3系统方案设计 5
2.3.1测距系统方案设计 5
2.3.2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6
2.3.3显示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7
2.3.4系统探测范围及传感器布点的确定 8
2.4本章小结 9
3 系统硬件设计 9
3.1系统硬件设计思想 9
3.2测距系统设计 10
3.2.1超声波发射模块电路设计 11
3.2.2超声波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12
3.2.3测温电路设计 13
3.3控制系统设计 14
3.3.1 AT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4
3.3.3换向选通电路设计 15
2.3.4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16
3.3显示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17
3.3.1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17
3.3.2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18
3.4.1本章小结 19
4 系统软件设计 19
4.1 主程序设计 19
4.2 超声波测距子程序及其流程图 20
4.3 超声波测距流程图 22
4 总结与展望 24
5致 谢 25
6参考文献 26
7附录 27
1 绪论
自2002年以来,家用轿车成为继购房之后的又一大消费热点。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4月份中国轿车产量高达16.69万辆,同比增长83%;中国国家汽车行业“十五”规划研究组预测,2005年和2010年,全国轿车总有量将分别达到843—869万辆和1423—1542万辆,轿车需求量为110—121万辆和193—220万辆;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在最近预测,中国今年将成为第三大汽车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