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 命 的 追 问
——浅析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生命主题
摘要:生命在美学范畴里是一个永远的玄学,它富有诗意,深藏哲理。生命的美表现为存在的自由,对生命个体存在自由的终极追问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苦苦探索的主题。在追溯生命的踪迹里,无论以何种姿态呈现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表现出惊人之美。作为文学的特殊样式——诗歌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对生命进行审美和关怀。语文教学离不开生命审美,研究古诗文对生命主题的表达对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诗歌 终极关怀 心灵家园 悲剧意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占据着文学发展的主流,诗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最精美的一部分。它以凝练深沉的精神风貌,博大精深的内容,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所拥有的难以消沉和永不颓废的民族之魂。它再现历史,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表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部生命的赞美诗,韵籍了丰富的审美品质。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人的现实人生,精神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在人们的意识里,时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变迁,生命在流逝,人生极其有限,生命何其短促……那么,有没有可能或如何可能去超越它呢?去构造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吗?去皈依上帝相信灵魂永在吗?在神的恩宠和灵魂的不朽中去超越这个有限的人生、世界和时空吗?有这种超越、无限、先验的本体吗?”①这些追问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孜孜求索的课题,也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味如此深厚的根本原因。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关于诗的境界有这样的论述:“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②朱先生的论述给我们打开了鉴赏诗歌的思路,启示我们对古典诗歌进行解读和审美时要遵循“有所本”“有所创”的审美原则才不落入“为学问而学问”的悲哀,才能读出诗的意味,读出美的品质。从诗歌有限的字里行间去洞察大千世界,去探究人生世相里蕴含的丰富哲理韵味。作为特殊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更是生动形象地承载着丰富的人生之旅和真实的心路历程。它以灵动的意境把人们引向生命的终极思考。
中学语文从先秦到明清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中选取了许多最优秀的诗词歌赋,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闪烁着灿烂的生命之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表现时间、生命意识的作品。春秋时期,孔子站在河畔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但是孔子的生命意识具有了积极主导的倾向,他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在这短暂的历程中,人是自己的主宰者,不存在任何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支配着人的命运,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既然如此短暂,就更应该珍惜这短暂的生命历程,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不要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白白浪费这宝贵的生命。这是古人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中国古代诗歌在表现生命主题时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型:第一是儒家人生“三不朽”的追求;第二是仕途失意者的悲歌;第三是生命主题模糊含蓄的表达。沿着这三条线索我们将对生命主题的古典诗歌做如下浅显的探讨。
一、人生“三不朽”的追求
通过“立德”以实现人生的“不朽”是中国古代生命意识的最高层次,这在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篇中得到了个性化、艺术化的极致发挥,同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导向的作用。屈原在《离骚》中对生命做了精辟的诠释。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在《离骚》诗中写到:“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可见他的生命意识是多么的细微,真切。但这种感觉给他带来的,绝不是无可奈何的缕缕忧伤,更多的是渗透着珍惜光阴,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精神。他要通过人格的自我完善来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急切心情。正如诗歌中所写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而这里的“修名”并不是虚浮之名,而是指峻洁高尚的人格可以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从而实现名垂青史的“不朽”理想。诗人为了追求美好的人格理想,以对抗现实社会的黑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然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还在奇幻瑰丽的神话想象中让日神驻车,让光阴停留,以便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吾令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平度2018年蓼兰镇西何家店村滑溪头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doc VIP
-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电商达人LV1-LV2等级提升试卷.docx VIP
- 捷顺智能道闸安装调试说明书a 1.pdf VIP
- 37、餐厅菜品研发流程.pdf VIP
- 平度市2018蓼兰镇西何家店村、滑溪头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doc VIP
- 医院设备科干事面试题及参考答案结构化面试题.docx VIP
- 2025庆元旦迎新年晚会PPT模板.pptx VIP
- 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