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北京 2010年5月7日) 周洪建 袁 艺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2010-05-07 主要内容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形势 1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影响 2 减轻灾害风险的区域适应策略 3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 灾害种类多: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其它自然灾害均有发生。 分布地域广: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发生频率高: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强烈,气象灾害频繁。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灾害损失重: 1990年-2008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9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全球/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次数分布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次数分布 (1978-2008) 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次数分布 (1991-2005) 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灾情分布(1991-2005) 全球/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灾情分布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灾情分布(1978-2008) 全球/中国自然灾害发展趋势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1950年至2005年,无论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保险损失,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 中国自然灾害直接损失情况(1990-2008) 中国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投入情况 Disaster relief fund for natural disaster in China from 1950 to 2008 显著变暖,尤其冬春,升温一般>1℃。东部降水增加,西部减少,极端高温频繁出现。 东北地区 气候干暖化。980s冬季变暖但夏季不明显。1990s末起夏季干热变得突出,低温灾害减轻,干旱和热害加重。降水明显减少,平原水资源濒临枯竭。 华北地区 明显变暖尤其冬季。风沙减弱。东部降水略减,西部增15%。雪线上升,冻土变浅,冰川后退。 西北地区 中下游降水增多洪涝频繁,上游减少,干旱加重。冬变暖低温灾害减轻,伏旱高温。水质恶化。 长江流域 1980s以来稍变暖,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台风和咸潮灾害加重。 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 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冻土变浅,湿地萎缩。 青藏高原 20多年气温没有明显升高唯一地区。降水增加但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日照减少,酸雨增多。 西南地区 2009年12月—2010年2月降水量 2009年12月—2010年2月降水量距平 西南地区春旱发生频繁。 2009年秋季以来露头,已持续200多天。截至4月9日统计,已造成2000多万人、1500多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达6261、1370千公顷,因旱需救助人口超过1800万人。 适应(Adaptation) 是指自然或人类系统对新的变化或变化的环境进行的调整过程(IPCC,2001)。适应气候变化是指自然和人为系统对于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因素及其影响所做出的趋利避害的反应。 分类: 预期性适应反应性适应,个人适应公共适应,自发适应有计划的适应。 增量型适应(incremental adaptation):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 发展型适应(developmental adaptation):协同考虑新增风险及发展需求的适应。 适应能力(Adaptive Capacity) 指系统适应气候变化以减小潜在损害、应对不利后果或利用有利机会的能力(IPCC,2001) 。适应能力与脆弱性具有高度的反相关性. 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 指对气候风险进行管理,以减小系统的脆弱性,增强适应能力(欧盟政策研究中心(CEPS), 2008)。 适应不良 (Maladaptation ) 指人类或自然系统针对气候刺激的反馈导致了脆弱性的增加,即某项适应活动并未按照预期成功地减小脆弱性,反而使之增加。 对适应问题的认识 适应问题有三个关键特征:一是适应具有地域性,二是适应途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三是适应必须与发展目标相契合。 对适应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些不同的阶段,最早是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简单评价,其次深入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第三阶段则考虑了适应政策的选择、制定和评价。 适应的目标选择从减小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损害,走向将适应与可持续发展协同考虑。 社会经济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水平,与三个主要因素有关:一是灾害的性质和种类,二是受灾地区的脆弱性,三是脆弱地区社会财富的价值总量。因此,要减小脆弱地区的受灾风险,减小灾害损失,就必须增强受灾地区的适应能力,减小脆弱性。 适应评估的基本思路 1. 基于要素 (构成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pdf
- 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pdf
-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pdf
- 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及对策分析.pdf
- 并购中的“柠檬”问题及其解决策略.pdf
- 不同年限撂荒人参地群落特征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pdf
- 承压含水层上采煤突水危险性评估研究[J].pdf
- 出院准备服务后续照护评估模式―人工智慧之辅助运用.pdf
- 磁共振DWI技术在腹水病因诊断中的价值.pdf
- 打造清洁、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与油品和化学品泄漏预防和.pdf
- DB4210T21-2017 无公害农产品 莲藕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3T800.2-2013 有机茶出口种植基地安全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管理.docx
- DB53T 336.1-2010 餐厨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分类、收集、回收与清运.docx
- DB5115_T 54-2023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质量要求.docx
- DB31T 568-2011人身保险业窗口服务质量规范.docx
- DB45T2264-2021 葛种质资源表型描述规范.docx
- DB44T 2163-2019 山地自行车赛场服务 基本要求.docx
- DB4415T 16-2022 陆丰黄牛繁殖技术规程.docx
- DB43_T 328-2006 酃县白鹅(标准规范).docx
- DB54T 0354-2024 藏猪选育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