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面应力调制的微流控制动原理
Anton A. Darhuber and Sandra M. Troia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08544; email: darhuber@; url: /~stroian.
关键词:微流控,Marangoni应力,热毛细流,纹理表面,液滴制动,微结构表面流动
摘要:发展和优化对薄膜、液滴和气泡进行流动控制操作的多功能装置,要求深入了解界面现象和微流体动力学流动。大比表面积及低雷诺数、毛细数和Bond数流动的微系统,强烈地受边界效应影响,因而可以通过各种表面处理和表面力来进行控制。本文综述了运用法向应力和切应力,对均匀的、带化学处理条纹及微结构纹理表面上的小液滴和薄膜进行制动的常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1 引言
近十年来,同时驱动不同液体通过单独寻址的管道的微流控器件有了显著的发展,并引起了商业界的兴趣(Thorsen et al. 2003)。这种并行的操作加速了对少量液体样品的自动合成和分析,显著地减少了试剂的体积和成本。广泛使用廉价人工高聚物加工表面结构及封装的硅加工工艺和MEMS技术的进展,给器件的制造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微流控器件已经被用于诸如DNA微阵列、药物示踪、光学显示技术、可调制光导纤维、半导体器件和激光的热控制、临床分析和环境监控等方面。
大多数微流控器件驱动内流通过硅或玻璃微流道是利用电渗流(Stone et al. 2004)、电-水动力学(Bart et al. 1990)、磁-水动力学(Jang et al. 2000)、离心力(Duffy et al. 1999)或者压力梯度(Pfahler et al. 1990)。然而,微系统具有大比表面积这一本质特征,使得基于表面张力的驱动机理对自由表面流有特殊的效果。通过电浸润 (Lee et al. 2000, Pollack et al. 2000)、介电泳 (Jones et al.2001, 2004)、热毛细(Darhuber et al. 2003b)和Marangoni应力(Gallardo et al. 1999)来控制对液-液或液-固边界的调制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基于外流的系统的两个显著优点是:可以直接接触液体样品和减少液固接触面积以减少固壁上的摩擦力。而其主要缺点是蒸发损失,可以通过封装或降低运行温度来减少。如果不考虑驱动机理,当前的重点是开发廉价、完备且便于携带的器件。
改进和优化基于自由表面流的流动器件,需要对表面现象及表面能调制的影响有基本的了解。大部分界面现象在19世纪末就给出了定性的解释,然而直到现在,对不少系统仍然缺乏定量的描述。目前对这个主题的兴趣集中在对小尺度系统的离散或连续的微观控制。随着对基底的化学和几何成型新技术的发展,如光刻、可选择材料沉积与刻蚀,或者表面微加工等,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集成化的微传感器和探测器促进了这些器件的使用。
为了预测小液滴或液膜的形状和速度,需要对影响三相接触线发展的力给出精确的模型。这必须考虑动力学与静力学接触角的不同(Cox 1986, Dussan 1979, Shikhmurzaev 1997),接触角的迟滞现象(Chen et al. 1991; Johnson Dettre 1964, 1965),线张力(Rowlinson 1983)及无滑移条件导致的应力奇异性(Cox 1986, Dussan 1976, Huh Scriven 1971)。线张力只在系统尺寸小于微米时作用明显,而且在微尺度流动中常常被忽略。而迟滞现象极大地影响液滴运动,因为需要一个临界力来克服由于化学的、形貌的或吸附缺陷导致的接触线不连续。当接触线运动时,动前进接触角必须大于一个最小值,而要大于静态接触角,也就是说:。同样,动后退接触角必须满足(Chen et al. 1991; Johnson Dettre 1964, 1965)。对于二维的以速度U运动的液滴,其迟滞性由表征。在运动接触线上的不可积应力奇异性必须由滑移条件来消除(Greenspan 1978, Navier 1823)。这里,通过在接触线上蒸发或浓缩形成中间层,或由于吸附形成一层分子薄膜,其滑移速度与当地剪切率成比例(de Gennes 1985)。最近,分子动力学模拟被用来探索滑移长度的根源和动力学响应(Barrat Bocquet 1999, Priezjev Troian 2004, Thompson Troian 1997),然而这些结果尚未融入连续模型。
本文综述了利用法向和切向应力对均匀的、化学处理条纹及带微结构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