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站在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 站在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南极洲 南极海域的磷虾蕴藏量约为4亿吨~6亿吨。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同时,它是南极海域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心,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北极、南极遥远而神秘,长久以来吸引着人们前去探险和科学研究。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皮尔里 北极探险 1909 年3月1日,美国人皮尔里从哥伦比亚岬地出发,队伍中有4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黑人仆人。他们越过了240千米冰原,4月6日,到达了离北极还有8千米的地方,北纬89°57。北极没有陆地,只是结冰的海洋。他们在这里插上美国国旗。 1909年9月1日,美国医生库克声称于1908年4月21日已经到达了北极点。 到底是谁先到达了北极点呢?他们当时的测量仪器都很粗糙,谁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他们只是到达了接近北极点的某个地方而已。 要从地形上指出北极点的准确位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北极点上的地物是一些相互碰撞、相互碾压的大堆块冰。 罗尔德·阿蒙森 南极探险 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一行人在1910年10月份开始向南极艰苦进军。当初,阿蒙森本想去北极极点,当他得知皮尔里到达了北极点,他就改变了计划,乘捕鲸船向南极进发。为了争夺第一,阿蒙森选择最近也最危险的路线。他效法爱斯基摩人冰雪中旅行的经验,带了许多狗和雪橇。当轮船被冻结时,就利用狗拉雪橇在冰天雪地里快速前进;当干粮吃光的时候,便杀死一些狗,喂养人和其他的狗。这样,他们终于顺利到达南极极点,并平安返回。 南极探险 1911年 l1月1日,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5人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当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南极极点的时候,已经比阿蒙森晚了一个月零五天。他们发现了阿蒙森留下的旗子。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挪威人捷足先登,抢先抵达南极。这真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啊!”。他们住了两天,重新测定了南极点的位置。在归途中因食物不足、体力不支相继倒下。八个月后,后来的人发现了他们的遗体,旁边还放着他们采集的地质标本。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该船总长167米,宽22.6米,自重11400吨,总吨位14997吨,满载排水量达21025吨。功率为17920马力,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1999年和2003年,我国科研人员两次乘坐“雪龙”号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冰上作业 大气边界层观测 告别北极 在极地考察,科考队员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镜,防止强紫外线照射,避免雪盲;还要穿上雪地靴,以便在冰雪上行走,避免冻伤双脚…… 黄河站是我国唯一的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 我国在南极地区相继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昆仑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中国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其地理座标为南纬62o1259、西经58o5752 ,距离北京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为170o38 27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长城站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中国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o 2224、东经76o2240 ,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o3050。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 中山站有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课件1.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课件2.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1.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血液循环》(第1课时)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血液循环》(第3课时)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血液循环》课件.ppt
- 2013春北师大版七下第2节《预防传染病》课件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