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学》
一、选择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3、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成群分布型中又包括成群随机型和成群均匀型。
4、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而种群的年龄组也分为幼龄组、中龄组和老龄组三个主要组别。
5、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6、种群的增长的类型分为: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三种。
7、种群数量的年波动主要受物理环境、种群自身的生理因素两类因素的影响。
8、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包括: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等四个方面。
9、扩散的方式包括迁出、迁入和迁移。
10、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有两类: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11、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个类型。
12、正相互作用可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13、在温带的干旱地区,从山底到山顶植物分布依次为:干旱—荒漠带—荒漠化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冰雪带。
14、在热带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物群落自下而上的垂直分布依次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雪带。
15、种群波动的调节有密度调节(种间调节、食物调节)、非密度调节、种内自动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三种。
16、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是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7、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8、旱生演替系列是: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19、水生演替序列是: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20、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2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2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量比关系。
23、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4、生态系统从其组分的性质可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5、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2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
27、光的生态作用具体表现在光质、光量(当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28、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29、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形态有日光能、化学能、热能和动能等几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只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才起生物学作用。
30、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是由24%的直射光,17%的来自云层的散射辐射,以及6%的来自天空的散射辐射组成。
31、辅助能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各方面活动中所投入的能量,包括生物能(如劳畜力、种苗、有机肥料等)和工业能(如化肥、农药、机械、燃料、油、电力)等。
32、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有捕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三种。
33、生态金字塔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34、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地和林地生产。
35、次级生产包括: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36、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37、氮素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挥发损失、氮的淋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气不良时,硝态氮受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游离氮,导致氮素损失。
38、在立体农业中运用的主要原理有:光合作用原理、物质循环转化原理、生物互补原理、气候生态学原理、生态位原理等。
39、立体农业的类型可分为平原型(林木或果树与作物间作、旱粮分带轮作、蔗田棚式蘑菇立体种植)、山地立体农业、水域立体农业(淡水立体养殖、浅海滩涂立体养殖、低湿地立体农业)。
40、农业资源根据其来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农业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
41、农业资源的特性:整体性、地域性、变动性、多用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42、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缺损(一级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级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二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及群落层次结构等)。
43、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电大_房地产营销管理_整理形成性考核.doc
- 2014电大_金融市场学(小抄).doc
- 2014电大〈植物生理学〉理论大纲(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小抄.doc
- 2014电大《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业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社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
- 2014电大《社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市场营销》开卷考试复习资料.doc
- 2014电大《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作业二及参考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作业一及参考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小抄.doc
- 2014电大【个人资料整理】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小抄.doc
- 2014电大【强烈推荐】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1—13章)小抄.doc
- 2014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二、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