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张武城 、 第一部分 形势与任务 第二部分 创造性人才 第三部分 创新的理论和工具 第一部分 、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指出 、 、 温家宝总理指示: 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 《孙子兵法》总结集成了打仗的谋略、技巧和套路,是集军事方法之大成的杰出成果。 科学重大发现与科技进步也蕴涵着丰富的谋略、技巧与套路,即“创新方法”— 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 刘燕华部长指出我国创新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思维培育不够 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缺位目前应试式的教育体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科研活动创新思维不足,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少 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不够 科学精神与科学氛围仍然不足,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二)科学方法研究与应用不够 科技界关于科学方法的意识薄弱 科研活动中,忽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创新性;国内学术期刊很少发表关于研究方法和哲学思考类的理论性论文。 对科学方法的研究不够仅限于对国际科学方法的跟踪、了解,缺乏对前沿方法的前瞻性研究;科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严重脱节,“写科学方法的书只给自己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科学创新方法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2005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4.4%,发达国家在85.8%以上。 (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匮乏 自主研发投入少,核心技术匮乏“十五”期间,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用于“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的经费只有0.85亿元,仅占三大科技计划经费的千分之二和科学仪器购置经费的百分之一; 科学仪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 主要依靠进口,科学研究“空芯化”现象严重每年科学仪器固定资产投资中60%用于进口设备,其中精密仪器、生命科学仪器、大型科学仪器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是90%以上。 (四)创新政策环境还不完善 以2004年为例,我国研发经费仅相当于美国的8%;全国从事研究开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分别只有韩国的14%和日本的8%。 在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科技发展的经费中有40%用于支持科学方法和科学仪器。而在我国,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对这方面研究项目的支持几乎为零。 (五)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全面,过分地重视SCI而忽视一些基础性或方法上的重要问题 以诺贝尔奖为例,诺贝尔奖的得1/3是通过科学发现、理论推导得奖;有1/3是通过方法上的创新、方法思路上的创新得奖。还有1/3通过科学仪器、科学手段、科学工具上的创新。而在我们的科技布局上,更多瞄准了第一个1/3 ,把后两个1/3相对忽略了。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与印度全球竞争力排名比较 创新型国家的概念 其它非创新型国家的排名及每100万人口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论文质量下降 十年间,SCI 22个学科被引用200次以上的论文共6097篇, 美国有4000篇, 中国19篇,其中香港15篇,中国大陆只有4篇。我国论文的价值大缩水. 论文质量下降 十年间,SCI 22个学科被引用200次以上的论文共6097篇, 美国有4000篇, 中国19篇,其中香港15篇,中国大陆只有4篇。我国论文的价值大缩水. 我国与创新型国家技术对外依存度比较 、 一场全新的竞赛已经展开 创意的概念与来源 创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主意”或“奇思妙想”,它是人类大脑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创意的来源: 60~80%是市场需求(推动) 40~20%是科技进步(拉动) 运用TRIZ理论的多种工具是产生创意的重要手段。 微笑曲线 触摸式发声地球仪利润的分配 微笑曲线 第二部分 创造性人才 我们能创新吗? 创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在12~14岁达到顶峰,因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后天被逐渐埋没 创新是可以激发和提升的一种能力 创新活动具有其方法、手段和规律性 产品设计本身即为创新 创造性人才和创造力 创造性人才: 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 创造力(创意、创造性): 产生新创意/想法(Idea)或构想创造新产品(作品)的能力 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脑的创造创新能力 大脑是人的智慧之府,是人的创造创新之源。 人脑类似由100~140亿台微型计算机所组成的庞大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处理系统。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可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相当于一般电子计算机储量的100万倍,如果全部用来储备知识,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人脑的功能非常强大,俄罗斯学者伊.尹尔菲莫夫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可以同时学习40种语言,默记一套大英百科全书所容纳的全部内容,还可以有余力去完成十门大学课程的教研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专题PPT.ppt VIP
-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ppt VIP
- 医美整形线上平台留客升单策略.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动态平衡问题处理方法.pdf VIP
- 一种可实时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VIP
-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学习资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模板或IATF16949质量管理手册.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