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代的榷茶制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唐代的榷茶制度 2003级历史学基地班 高慧 [内容提要]茶叶经济在唐代逐渐兴起,使得经历战乱的唐政府将目光集中在它身上,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榷茶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茶叶经济由自由发展转变为政府垄断,这在中国茶叶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转折与飞跃。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唐及后世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就唐代来说,我们似乎可以从茶叶制度中窥见唐,尤其是唐中后期的政治面貌及封建制时代商品发展的一般命运。 [关键词]唐代 ; 榷茶 ; 税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种茶的国家。战国时期,已有以茶叶为饮料的明文记载。汉代时,开始流行饮茶,茶叶贸易初具规模。步入唐代,饮茶成风,正如李钰说:“茶如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茶叶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眼中的亮点,在茶叶经济蓬勃发展之时,统治阶级遂取消私营,转而税茶,茶叶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榷茶制度确立的原因 其一,茶叶经济在唐代的崛起及迅速发展为榷茶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前提。史载,文宗太和时,“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李商隐也说:“泸州所管五县,……地接巴黔,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莠麦。”在中原饮茶成风并大规模栽培茶树的同时,与唐廷交往很密切的边境少数民族人如回纥﹑吐蕃等也盛行饮茶,纷纷自唐输入大批茶叶。当发展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之时,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显然不能被统治者所忽略,因此政府专门制定了茶叶管理制度。正如王祯所说:“[茶]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不可缺,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这既是茶叶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般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二,唐后期的经济相对衰落,政府财政困难,使统治者想方设法的增加赋税收入。唐前期的经济繁荣有目共睹,而在唐玄宗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政府的财政困难便日益显露出来。首先,高宗、武周时期,均田制不断遭到破坏,国家控制的均田户数量日益减少,以租庸调为主的农业税收随之下降。到开元﹑天宝之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农民破产流亡,许多沦为佃农。而官僚地主的势力日益膨胀,采取种种手段逃避赋役,并将此转嫁到农民身上。文宗时,“豪民侵噬产业不移户,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取下贫。”拥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官僚商贾不交或少交税,而承担绝大多数赋役的农户又不断贫困﹑破产流亡,政府财政一日困于一日。其次,政府军费开支日益增加.这一问题自玄宗起就开始显露,“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多立功勋,每岁军用日增……政府虽丰,闾阎困矣。”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北方经济的极大破坏,使政府的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国家财政突然间陷入崩溃境地。以后,战事连绵不断。史载,“穆宗即位,两镇用兵……费不可胜计。”盐铁使程异在给宪宗的奏章中就对此做出批评,“其诸道州府,因用兵以来或虑有权置职名,及擅加科配,事非常制。一切尽断者。伏以榷税茶盐,本资财赋。赡济军镇,盖是从权。兵罢自合便停,事久实为重敛。”再次,唐后期的统治者为维持奢侈的生活,大肆横征暴敛。这在唐懿宗时尤为突出。唐懿宗终日“听乐观优,不知厌倦”咸通九年,其女同昌公主出嫁,懿宗“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赐第于广化里,窗户皆饰以杂宝,井栏﹑药臼﹑槽匮皆以金银为之,编金缕以为箕筐,赐钱五百万缗,他物称是。”以上两点应是唐政府确立榷茶制度的最为显著的原因,其发展则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榷茶制度的确立及其演变 “榷”与“税”在隋唐时期已混用,都指“专卖﹑垄断”。而且《辞源》中对“榷茶”的解释是“专卖茶叶。也泛指征收茶税或管制茶叶取得了专制的措施。”因此 “税茶”与“榷茶”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具体内容有所损益,有一个不断加强的趋势而已。根据榷茶的重大变革,可将唐的榷茶史分为三个阶段:短期的税茶﹑税茶的正式确立和榷茶的进一步加强。 (一)短期(或前期)的税茶。这一阶段处于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至兴元元年(784年)。在德宗建中三年之前的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茶叶经济一直处于一个自由发展的状态。茶叶由山中采集发展到专门栽培,从蜀地发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叶经济逐渐活跃,发展成为大宗产业。德宗时朝散大夫检核尚书吏部侍郎中兼御史中丞封演记载道,“自邹﹑齐﹑仓﹑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兼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车舟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可见,当时的饮茶之风已十分盛行,茶叶经济十分活跃。于是赵赞上言,请求收茶叶之税。史载:“(建中三年)九月丁亥……判度支赵赞上言,讲为两都﹑江陵﹑成都﹑扬﹑卞﹑苏﹑洪等州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贯,下至十万贯,收贮斛斗匹缎丝麻,候贵则下价卖出,贱则加估收籴,权轻重以利民,从之。赞乃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税一,以充平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