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4 面疱肌肤专用保养品剖析 4、面疱理疗成分 6.杜鹃花酸(Azelaicacid) 杜鹃花酸,化学名为壬二酸(Azelaicacid),属于油溶性的成分。应用于皮肤科中,作为抑制青春痘发炎的药膏。其制菌的功效明确,对发炎性面疱及化脓性面疱的改善,都有极佳的效果。对粉刺的治疗效果,据陈达到百分之百的有效。杜鹃花酸对皮肤的刺激性低,其触感如蜡烛般,虽是油溶性物质,却不显油腻,可制作成低油性面霜。使用上不具粘腻感,一般油性肤质也能接受。从杜鹃花酸为主成分的乳霜,长期使用,无明显的伤害报告。除了控制面疱之外,杜鹃花酸还有美白的效果。是现今走美容医学路线的皮肤科医师,常开给求诊病患的保养品成分。 §5.5 含美白成分保养品剖析 1、选择美白成分的基本原则 照理说,必须具有美白作用机理的物质,才能称为美白成分。像是熊果素、曲酸、维生素C等,都是常见的美白成分。虽然同样可以美白,但这三者对皮肤的美白方式是不相同的。若从使用者的需求角度来看,凡是使用后可以让皮肤白皙的化妆品,就是美白化妆品。对使用者而言,去解释美白的机理,其实是多余的。像是民间耳传的偏方,而且安全无副作用,谁管它有没有道理。 其实,有些美白成分对皮肤并不安全。其可怕之处在于使用时不易察觉刺激性或伤害。往往到了问题发生了才猛然知觉,且情形已经不可收拾了。像是汞类制品即是。当然也有立即发生刺激过敏现象的美白成分。虽是少数,却能及早警觉,像双氧水、民间的一些偏方(例如槟榔叶)。所以,为了皮肤健康,唯有认识美白成分的个别性质,才能做好预防工作。 §5.5 含美白成分保养品剖析 2、美白成分剖析 安全的美白成分用“☆”表示;危险的用“◆”表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值得长期信赖的用“○”表示;安全但不宜经年累月使用者以“△”表示。 1. 维生素C(Vitamin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acid)。是一种强还原剂,具有抗氧化作用,也可称之为抗氧化剂。可以还原黑色素成淡色的麦拉宁。维生素C的美白效果,跟本身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发挥美白作用的是L型,即左旋的维生素C。天然的维生素C就是L型的维生素C,而合成者通常混合着D型与L型两种。 D型的维生素C,是不具生理活性的。所以,有些以维生素C维美白成分的化妆品,会强调用的是L-Vit.C。维生素C淡化黑色素的方式十分的温和安全。其作用对象主要是已经形成的黑色素,安全上是可以放心的。但众所周知的,维生素C不耐热、不耐光,容易接触空气而氧化。所以,在利用上必须加以保护,才不会失去还原力。同样含维生素C,美白效果并不相同。 §5.5 含美白成分保养品剖析 2、美白成分剖析 化妆品制造上用两种方式来利用维生素C 一是将维生素C制成油溶性物质,例如VitaminCstearate(或Ascorbylstearate)、VitaminC2,6-dipalmitate(或Ascorbyldipalmitate)。这除了可以稳定维生素C的还原力之外,还有利于制剂易于渗透入皮肤中。 另外的方法是,将维生素C制成硫酸镁盐(Magnesiumascorbylphosphate,APMg)再利用。据悉,APMg经皮肤吸收后,可以被皮肤内的磷酸盐分解酶所分解。分解后,维生素C可释出执行还原工作。 比较之下,未经改良的基本型维生素C,在利用上就有些麻烦。基本上,直接将维生素C加入化妆品的配方中,其效果是不佳的。特别是一些含有水分的制品,像化妆水、美容液、乳液、面霜等,维生素C都会自行氧化而失去作用。 §5.5 含美白成分保养品剖析 2、美白成分剖析 市场上有一种个别包装维生素C粉末的美白粉,让使用者在涂擦前再开封与化妆水调匀使用。这种方式,就是在确保维生素C的效用。所以,绝对不要嫌麻烦,自作聪明先调配好,或为了节省,放着用好几天。其实效果早就不见了。 维生素C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利用,那就是以包裹的方式,先将维生素C包裹在如胶囊瓣的微粒子中,再加入化妆品制造。所谓胶囊般的微粒子,是指磷脂囊或称微脂粒(Liposome)、微粒子(Nanopartical)等磷脂质组成的空心球。这种空心球,可以将维生素C填充入其中,并有效的携带入皮肤的里层,在崩解释放出维生素C来进行美白。此外,试管中的试验也证实了:维生素C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化的功能。所以,只要维生素C真的能够渗透到皮肤的基底层,其美白效果是双重功效的。即还原黑色素与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5.5 含美白成分保养品剖析 2、美白成分剖析 2. 曲酸(Kojicacid)☆ 人体内的铜离子,具有活化酪氨酸酶的作用。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形成的主要酶。因此,诸多的美白成分,其美白效果的参考指标都是以能否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依据。曲酸可以与铜离子结合成惰性物质,使铜离子无法再与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