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357-2007
拖拉机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mission Quality Evaluation for Exhaust Pollutants
from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s of Tractor
2007-04-17 发布 2007-07-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1:3。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马恒达(中国)拖拉机有限公司、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希江、徐志坚、张梦华、耿占斌、赵剡水、漆小岗、张超键。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90.1—1999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idt ISO 8178—1:1996)
GB/T 8190.4—1999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试验循环(idt ISO8178—4:1996)
GB/T 8190.5—1999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用燃料
GB/T 10327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应符合表1规定。
单位为克每千瓦时
(P),kW 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 氮氧化合物(NOx) 颗粒物(PM) 第I阶段 第Ⅱ阶段 第I阶段 第Ⅱ阶段 第I阶段 第Ⅱ阶段 第I阶段 第Ⅱ阶段 P18 10.5 8.0 2.0 1.3 12.5 8.5 / O.90 18≤P37 7.6 5.5 王.8 1.3 10.0 7.5 O.90 0.75 37≤P75 6.5 5.O 1.3 1.3 9.2 7.0 O.80 0.40 75≤P130 5.0 5.0 1.3 1.0 9.2 6.O 0.70 0.30 130≤P560 5.0 3.5 1.3 1.O 9.2 6.0 0.54 0.20 实施日期:第1阶段:2007年7月1日实施;第1I阶段:2009年7月1日实施。发动机功率小于18 kW的排放限值实施日期可顺延2年。 4 测量条件
4.1 发动机试验状况
应测量发动机在空气滤清器进口上游015 m处,或未装空气滤清器时,在进气管口上游015m处的进气绝对温度()和干空气压力(P)。发动机试验的环境状况应尽量接近标准基准状况:
大气温度():283 K≤≤313 K 干空气压力(P,):80 kP。≤只≤110 kP。 大气系数表示环境状况(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发动机吸入空气的影响。
对非增压和机械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压发动机(带或不带进气冷却):
大气系数厶满足下列条件时,认为试验有效:
比排放的测量以发动机磨合后不修正的有效功率为基础。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应按GB/T 8190.1—1999中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发动机在型式试验中,在标定转速时所测得的功率与发动机制造厂的标定功率之差应不超过 ±5%。发动机在生产一致性检查中所测得的功率与发动机制造厂在型式试验中的标定功率之差应不超过±5%。试验发动机所装进气系统,在发动机使用清洁空气滤清器和按相应用途的最大空气流量工况运行时,其进气阻力应在制造厂规定的上限值的±10%以内。试验发动机所装排气系统,在发动机按相应用途的标定功率工况运行时,其排气背压应在制造厂规定的上10%以内。试验发动机所使用的冷却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允许增加机外辅助措施,使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制造厂规定值的范围内。应记录试验用润滑油的规格,并随试验结果一起写入报告。 试验应采用GB/T 8190.5—1999中规定的燃油,或符合GB/T 10327规定的国产标准轻柴油。
应使燃油温度保持在制造厂规定值的±3K范围内。测量位置应在喷油泵进口处或制造厂规定位置。试验应采用GB/T 8190.1—1999中第15章和第16章规定的气体和颗粒排放物分析和取样系统。其他系统或分析仪,如能证明等效,也可以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 1202-2006 豆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3-2006 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
- NY_T 1204-2006 食用茵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5-2006 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doc
- NY_T 1206-2006 茶叶辐照杀菌工艺.doc
- NY_T 1207-2006 辐照香辛料及脱水蔬菜 热释光鉴定方法.doc
- NY_T 1208-2006 葱蒜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doc
- NY_T 1209-2006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玉米.doc
- NY_T 1210-2006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doc
- NY_T 1213-2006 豆类蔬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
- NY_T 1358-2007 包袋输送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
- NY_T 1359-2007 大豆带式精选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
- NY_T 1360-2007 螺旋榨油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
- NY_T 1361-2007 农业灌溉设备 微喷带.doc
- NY_T 1363-2007温室用铝箔遮阳保温幕.doc
- NY_T 1364-2007 温室齿条开窗机.doc
- NY_T 1365-2007 温室齿条拉幕机.doc
- NY_T 1367-2007 微型电泵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
- NY_T 1368-2007 微喷头及管件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
- NY_T 1369-2007 礼花弹用发射筒.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