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乾县安居工程建设项目
2.项目承担单位:乾县城建开发公司
有效地促进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因朱濉之乱,德9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尔后屡有更迭,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处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之间。由于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与渭河断裂盆地的结合部,形成南部黄土台原、中部带状平原、北部丘陵沟壑三个地形地貌。东邻礼泉,西接扶风,麟游,南连兴平、武功,北临永寿。总面积1002.7平方公里。耕地103.12万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
全县辖城关、临平、梁村、薛录、马连、阳洪、注泔、峰阳、阳峪、灵源,王村、姜村12镇,漠西、新阳、周城、石牛、梁山、关头、大杨、大墙8乡.42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5万。 乾县农业资源丰富,尤以土地资源为最。全县100余万亩耕地,是陕西省产粮大县之一,为全国优质粮基地县。主产小麦、玉米和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油菜、棉花、烤烟、西瓜、甜瓜和各种蔬菜。全县果园占地22万亩,出产的苹果、梨、柿子质地优良,远销全国各地。广杏、御石榴也颇负盛名。境内有漆水、漠谷、泔河三条主要河流。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蕴藏量3亿立方米,属国家优质矿石,是建材、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有极为广阔的开采前景。
乾县素有“干县”之称,干旱历来是制约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建国后人民政府动员群众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了宝鸡峡、羊毛湾两大灌区,修建大小水库17座,总库容量1.14亿立方米,打成深井、辐射井1128眼,水浇地面积52万亩,北部修建了数万亩梯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增强。 乾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建国后,乾县农业生产逐渐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由自给半自给逐步向商品化生产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落实了“既要抓好粮食生产,又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高速发展。1997年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0元,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各种门类的专业户、专业村、经济联合体不断涌现,区域性的经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商品基地初具规模,农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越来越多。
乾县的工业生产建国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手工业到大工业、从基础工业到高科技企业、从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到国有、集体、合资、私营并举的发展过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方兴未艾。工业总产值达2.3亿元。主要门类有化工、医药、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工艺美术和食品、造纸等,主要产品有:人造板机器、中西药品、轻钙、重钙、电石、水泥、电机、板纸、棉纱、纺织品、果汁、丝袜、副食、奶粉等。 乾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交通较为便利。西兰公路贯穿过境。先后修建了乾普、乾兴、乾扶等主要公路干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沙石路。1989年建成了横跨夹道河全长278.4米、高60米、宽9米的漠谷大桥,使千年天堑变通途,促进了乾县东西物资交流。邮电事业也有了相应发展,全县18个乡镇设立了邮电所,安装万门程控电话与世界各地可直拨通话。
乾县商流贸易历史上就比较活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改独家经营为多渠道经营,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建成了闻名西北的三眼桥大市场,布料、服装远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商流贸易的日趋活跃,财税、金融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高档消费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家庭中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巳趋于普及,不少家庭拥有录像机、电冰箱、摩托车,少数家庭还有私人小汽车。但北部乡镇还有少部分困难户温饱问题未彻底解决。
乾县文化教育历史悠久。唐初就设有专门教育机构,宋时设儒学,元时增设社学,先后建立乾阳、紫阳、文明等书院,吸引厂四方学子。建国后,教育事业飞速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