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docVIP

2003—2004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2004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疏浚 逡巡 唆使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B.侠士 脸颊 海峡 狭路相逢 汗流浃背 C.供给 烘托 哄骗 山洪暴发 垂拱而治 D.浪涛 狼藉 酝酿 书声琅琅 豁然开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屈 委曲求全 桃园 世外桃源 B.付出 入不敷出 防范 防患未然 C.人生 人声鼎沸 报复 抱负远大 D.是非 文过饰非 启示 寻人启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_______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______。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代表杨利伟随中国团访问澳门,26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令整个澳门各界 交口称赞,其间创造的数字记录,对澳门而言含义深刻、影响深远。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无微不至,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11月2—3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将成为亚洲各国凝聚促进发展与繁荣,是实现亚洲共 赢的重要基础的共识的重要平台。 B.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 连年亏损的局面。 C.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 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D.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 人员。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____________。废墟是课本,____________________;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①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②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③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④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⑤因此,废墟是手段 ⑥因此,营造是手段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看成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一般被唤醒、被激活了。当然,一个人面对一本书,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而产生灵魂上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的情形,一生中难得一遇。这种情形多半发生在某些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身上。在其他人那里,则偏重

文档评论(0)

无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