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中解离素成分抗肿瘤转移的研究.pptVIP

蛇毒中解离素成分抗肿瘤转移的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蛇毒中的解离素抗肿瘤转移的研究 05生技3班 吴昊毒蛇的头部两侧口角的上方,具有1对毒腺。由毒腺分泌的毒液,称为蛇毒 蛇毒组分: 蛇毒为粘稠、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是多种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约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热可以破坏,常温下易变腐而失活 . 蛇毒的应用 抗蛇毒血清的制备 医药上的应用 蛇毒抗肿瘤的研究 第一阶段: 1964年以前的粗毒阶段 第二阶段:分离毒素阶段(1965年至今) 蛇毒抗癌组分的分类 抑制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增生及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称为解离素(contortrostatin) 直接作用与细胞膜,有溶胞作用,称为细胞毒素 诱导细胞凋亡的组分 酶及蛇毒因子 解离素(contortrostatin) 从蛇毒中提取的一类同源性很高的多肽,含有精-甘-天冬氨酸(RGD)序列或赖-甘-天冬氨酸(KGD)序列,细胞周围的基质蛋白也含有RGD序列.细胞表面有一种称为整合素的受体,可以识别基质蛋白中的RGD序列并与之结合,解离素可以竞争抑制这一过程,使肿瘤细胞的高黏附性遭到破坏,而这种特性直接与其高转移性有关,所以解离素可以防治肿瘤细胞的转移. 解离素的分类 短链解离素:49~51个氨基酸,4对二硫键 中链解离素:约7O个氨基酸,6对二硫键.大多数解离素属于此类 长链解离素:约84个氨基酸,7对二硫键 双链解离素:分同双链(homodimeric)和异双链(heterodimeric)两类.分子量13~ 1 5KD ,每条链约含67/f、氮基酸和10个半胱氨酸(Cys),组成4对链内二硫键和2对链间二硫键 蛇毒解离素的结构 X 射线晶体衍射 和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均提示单链解离素呈无规则的二级结构,其二硫键和氢键将一些无规则的转角和环稳定成刚性的核心.RGD基序两侧相邻两个Cys间的13个氨基酸形成由两股反平行p折叠组成的柔性发夹环.RGD基序位于发夹环的顶端,距蛋白核心14~1 7 ;解离素的三级结构呈棒状,RGD发夹环与C端区域位于“捧”的同一端.N 端区域位于另一端。Obtustatin是目前已知最短的单链解离素(由41个氨基酸组成,发夹环含11个氨基酸).其顶端的KTS基序代替RGD/KGD基序,可明显抑制整合素a 0 与Ⅳ型胶原的粘附 解离素的结构 解离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肿瘤侵袭和转移包括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步骤 (1)癌细胞从原发瘤块脱落.穿过基底膜继续运动,与结缔组织接触; (2)与此同时,肿瘤组织建立自身的血管网.而新生的毛细血管存在缺陷如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基底膜不连续甚或缺失,便于肿瘤细胞穿越基底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 (3)进入循环系统后,肿瘤细胞自身形成同聚物或与白细胞、血小板粘连成异聚物.这些聚合物即瘤栓于远端血流缓慢的毛细血管网处停驻,并粘附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内皮细胞崩解; (4)癌细胞穿出微血管,与基底膜接触,通过特殊膜受体结合基质蛋白.如癌细胞表面的某些整合素与基质中的LM 结合,降解细胞外基质,完成在远端组织中的转移; (5)转移癌灶进一步诱生新生血管,满足其过度生长的需要,并在一定情况下再度发生转移  抑制血小板聚集 肿瘤细胞介导血小板聚集(Tumor cell—induced plateletaggregation,TCIPA)是肿瘤转移的一个必需步骤 肿瘤细胞可激活血小板,增强其粘着性,使血小板易聚集于肿瘤细胞停驻处,粘附血小板的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自身可释放诱导剂(如二磷酸腺苷、组织蛋白酶B、凝血酶样蛋白酶、胶原、组织因子型凝血酶),进一步活化、聚集血小板.形成大量血小板微血栓.便于瘤栓形成,这不仅为肿瘤细胞着床提供有利条件,也有助于肿瘤细胞躲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 主要机理 解离素主要是与血小板上的整合素αⅡbβ3 (又称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后,阻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结合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整合素整合素为黏附分子中由α亚单位和B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连接成异二聚体的一类跨膜糖蛋白, 由胞外区、跨膜区与长短不一的含C2末端的胞内区构成。在已确认的20 余种整合素中, 根据结构的差异和结合底物的不同, 可分为17 种A亚单位如α1、α2、αv 和8种B亚单位如β1、β3、β5 等。) 从Trimeresurus gramineus蛇毒提取的解离素Trigramin与从Cattoselasma rhodostoma 蛇毒纯化的解离素Rhodostomin均能抑制TCIPA 的发生,它们抑制TCIPA 的活性是RGD合成肽的6000~18000倍 Trigramin通过拮抗血小板聚集物与乳腺癌细 胞的相互作用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Rhodostomin通过拮抗GPⅡb/Ⅲa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