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docVIP

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罗云,楼纪萍,沙珊瑚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医院, 浙江 宁波 315191 [ 摘要 ] 目的:观察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从而研究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麻醉与镇痛的机理。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对照组):0.5%罗哌卡因,B组(观察组):0.5%罗哌卡因+2mg吗啡+10mg地塞米松。用不同麻醉药25-35ml作臂丛神经阻滞,注药后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 P0.01 )。结果:含有吗啡的B组麻醉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未加用吗啡的A组。结论:局麻药罗哌卡因、吗啡、地塞米松联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相互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麻醉效果,明显延长镇痛时间,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 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   Clinical study of ropivacame combined with morphine and dexamethason applied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Luo Yun ,lou Jiping, Sha Shanhu,et al. The Hospital of Jiangshan,Zhejiang 315191 【Key words】 Morphine Dexamethason Ropivacai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硬膜外腔或静脉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已广为临床应用,但吗啡或地塞米松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少有临床报道。我院从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4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混合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男性29例,女性11 例,年龄16-56岁,体重45-85kg。其中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28例。其研究方法为将40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分别用A、5%罗哌卡因(商品名:耐乐品),B组(观察组)0.5%罗哌卡因+2mg吗啡+10mg地塞米松。本组病例全部采用肌间沟阻滞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为确保臂丛阻滞成功,我们采用神经刺激器进行臂丛神经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成功后,注不同麻醉药25-35ml,然后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阻滞不全、效果不佳及辅用镇痛药的例病均不在观察之列。术中持续监测HR、BP、SpO2,术后随访观察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皮肤骚痒、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1.3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以x±s表示,用SAS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间患者手术时间相近,术中患者HR、BP、SpO2基本稳定,组间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吗啡的B组麻醉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未加吗啡的A组。实验结果见表1,表2。B组仅2例出现恶心呕吐,未见其他副作用。 表1 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完全时间观察(x±s) Tab1 Observation of the onset and whole blocking time (x±s) 分 组 阻滞起效时间(min) 阻滞完全时间(min) 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h) A 4.2±2.7 15.4±2.2 7.5±3.2 B 2.8±3.0*1 5.2±2.9*2 35.7±3.1*2 注:两组比较:*1p0.05 ;*2 p0.01 表2 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分 组 术后疼痛程度病例数 术后辅用镇痛药病例数 无痛或微痛 轻度痛 剧 痛 A 3 7 10 12 B 17 3 0 0 3 讨论 吗啡是阿片类代表药物,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阿片受体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CNS),同时也广泛分布于周围神经系统。传统理论认为,阿片类药物只是通过对CNS阿片受体的作用产生镇痛效应。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均可对CNS以外的阿片受体产生特异性抗伤害效应[1]。阿片类药物外周作用为术后镇痛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在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中加入吗啡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其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增强。由于吗啡用量小,其血药浓度低,这就降低了吗啡的不良反应,B组仅2例出现恶心呕吐,未见其他副作用。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