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26卷 第4期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Vo】.26No.4
2008年 4月 CHl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r.200 8
学生眼中的中医临床经典及其教与学
— — 《伤寒论》学习心得集粹
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张横柳,彭万年,万晓刚,刘 敏,吴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广州 广东 510405)
摘 要:从评学、评教、评书三个角度对中医专业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同学学习心得进行 了归纳、整理,真实
反映了同学们学习经典的新感新悟新用,并对教师的地位、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医;临床经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7717(2o08)o4—0687—04
TeachingandStudyingofClinicandClassicofTCM intheStudent Thought
— — sludyInsightofShanghanlun
LISai—mei,ZHUZhang—zhi,CAIWen-jiu,ZHANGHeng—liu,PENGWan—nlan,WANXiao—gang,LIUMin,WUHao·xiang
(ShanghanlunStaffRoomofGuan~ 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From threepointsofremarkson study、teachingand book,theretidesHm up and concludewhathte
studentsofhteclassicandclinicaldirectionclassofTCMMajorhavelearned,trulyreflecttheirnewthought、realization
nadpractiseabouttheclassicof TCM.Furthermoreitdiscusstheteaeher~statusnadeffects.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classicnadclinical;teaching
治,使治湿与祛风、散寒、清热等法有机的结合,灵活配伍用 的水平,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药,多能获佳效。(5)湿病初愈,往往余邪未尽,其时既需 参考文献
用药,又需谨慎饮食,应进清淡稀粥之类。若有忽视 ,极易 [1] 邱德文,张荣川.中医治法十论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使病情反复。 1981:1.
6 化湿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2] 谢鸣、治法的概念、内涵及意义[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
(3):137.
(1)研究化湿法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因
[3]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学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此,化湿法的研究应与临床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
67、
意广度,即多种化湿法的研究及综合运用;更重要的是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