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研发体系分析与大豆育种经济评价.pdf

中国大豆研发体系分析与大豆育种经济评价.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 要 大豆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受损最人的产业之一,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受 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加强大豆的研发是一个关键环节。冈而迫切需要研究分析中国大豆研发系 统、评价和预测大豆育种的成就和不足,并使用规范的方法、科学的决策切实提高我国大豆育种 研发投入的效率,对振兴大豆产业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基于大豆产业面临的问题和研究目标,本研究对我国现有的大豆科技研发体系和大豆育种研 发工作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调研分析。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自主推导的多地区局部均衡模型, 其创新在于将国际通用的事先评价模型改进为事后评价模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本研究深入到 面系统的事后评价。选取案例对大豆新品种研发进行了事先评价、对典型大豆研发机构进行了事 先和事后相结合的综合经济评价。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中国的大豆研发体系由大豆研究体系和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组成。中国的四级大豆研究体 系主体是由国级12个、省级77个、地市级49个、县级和其他类型(公司、协会)14个,共152 个研究机构组成。中国已初步建成的大豆技术研发体系,是以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发改委、各 省级地方政府为主,依托大豆研究体系分别建立起来的,其中农业部投入最大、建立的机构最为 完备。 1983~2005年中国育种研发产生的经济总剩余在各省份间分配不均衡,黑龙江省获得的经济 总剩余最多。各省份、各机构、各品种产生的大豆育种经济剩余大小不相同,省份中黑龙江省产 生的经济剩余最多,机构中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产生的经济剩余最多,品种中合丰25产生 的经济剩余最多。同时大豆育种产生了巨大的溢出和溢进经济剩余。 通过DREAM对中豆35的事先评价结果表明,在国内大豆消费年均增长10%的情况下,该品种 研发投资的IRR为27%,投入和收益之比为1:28.6。通过多地区局部均衡模型和DREAM综合分析 的结果,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8l~2005年间大豆育种投资的IRR为92%。 提出的政策建议为:1.要加大公共投资对大豆育种研发的支持,中央财政对地方大豆研究机 构的支持和协调,并按生态区划重点、集中支持有关大豆育种机构。2.对于大豆生产者鹿给予政 策倾斜和公共财政的直接支持,主产区要加大本地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3.大豆研发体系要调整 布局,优化机构设置,合理分工,科学安排研发领域;建立统一科学的资源分配机制;信任大豆 专家进行学科、领域设置、资源分配;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合理配置研究力量、引进和培 养研究人员。4.要加大对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投入。 关键词:大豆,研发体系,育种,经济评价,局部均衡模型,收益成本分析,DREAM Abstract Chinaisa in and 1 hasbeen bigcountrysoybeanconsumptionproduction.Since923,greatimportance attachedto and inChina.Themain focuson the soybeanbreedingproduction objectives improving and of to than1 1 00new varietieswiththe now,more productivityqualitysoybean.Up soybean characteristicsof andresistantto havebeen asound high·yielding,goodquality lodging developed,and been havebeen RD has establishedinChina.In varietie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