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新人教必修一)1.ppt

2012高一历史: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新人教必修一)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问: 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这是卢旺达穆拉比大屠杀纪念馆的遇难者头骨。1994年4月至7月的100天时间里,卢旺达发生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有约100万人被杀害。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4月7日为“卢旺达大屠杀国际反思日”。 错综复杂的巴以问题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在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妻子朱颖 无辜的孩子 悲伤的老人 破碎的家庭 留恋的脚步 亲人的企盼 反战的呼声 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极的世界。……” 2000—2002年 国民生产总值 自卫队迈向战时体制 驻守型向出击型转变 日本自卫队派军进驻伊拉克 日本前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积极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才是正确方向。” “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会参战。” “如果需要我将亲自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参加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的投票,德国不同意任何使战争合法化的决议。” “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任何其他手段都将是一个错误,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整个国际局势的动荡。” 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剧变: 解体: 1、苏联解体 (1)原因: (2)时间、标志: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 1991年 《阿拉木图宣言》 (1)原因: (2)典型代表: 波兰…… 民主德国…… 2、东欧剧变 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根本原因); 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③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3、主要影响: 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1、特征: 2、原因 :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总趋势走向缓和。 (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3)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与表现 (南斯拉夫解体) (北约轰炸南联盟) 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 1、国际格局特点: “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增强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4、多极化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