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 、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19世纪40年代起, 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3)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4.习俗风尚的变革 (2)表现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3.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2)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4)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发展原因:社会需要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 (2)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大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 两大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冲击。 三大阶段:近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 四大内容:衣、食、住、风俗。 有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几个误区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3)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 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有关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几个误区 (1)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2)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可归纳为“二、三、三” 报业两阶段:西人办报、国人办报。 广播三阶段:西人广播台、国人广播台、政府广播台。 电影三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电、从进口片到国产片。 1.有关大众传播媒介更新的几个误区 (1)广播影视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 (2)四大媒体分别指的是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 (3)《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4)《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2.报刊、影视、互联网带来的不同影响 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1.2012年第6题考查社会习俗变迁 2.2011年第7题考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冲击 3.2010年第9题考查婚俗的发展演变 4.2009年第22题从近代历史上婚姻观念变化的角度考查中国思想解放 二、江苏历史 1.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 2.民国初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会习俗发生巨大变化。 重难点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特点 1.原因 (1)根本原因: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冲击。 (2)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仁人志士的推动。 (3)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4)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史料印证】 2.特点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重难点二 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变化的表现、影响 1.表现 (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表现在社交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pptx
- T∕COSOCC 014-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经营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技术规范.pdf VIP
-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2547B-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全电路欧姆定律.ppt VIP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鸿门宴.doc VIP
- 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幕墙工程完整的清单报价.xls VIP
- 专题4平行线中的翻折求角度问题及角度之间的关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版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