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3进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巷道布置及用途 一、巷道用途: 15103进风顺槽服务于15103综采工作面,做为回采期间的进风和材料运输巷。施工回风巷及其联络巷作为15103工作面进风顺槽掘进期间的回风巷。 二、巷道性质: 15103进风顺槽和15103进风顺槽施工回风巷均为采区准备巷道,沿15号煤层顶板向东掘进,掘进方位角90°00′00″。 三、联络横贯布置: 15103进风顺槽与15103进风顺槽施工回风巷进行横贯联络,做为掘进时的回风联络巷,从第一道通风联络横贯开始每向前掘进150米,选择顶板状况较好地段开掘一个通风或运输联络横贯。 四、巷道设计施工长度: 15103进风顺槽从一区回风巷算起掘进1228米,施工回风巷从一区回风巷算起掘进921米,每个联络横贯长度为12米(即煤柱净宽12米)。 五、巷道主要技术参数(附表1) 六、巷道平面布置(附图) 第二章 地质情况 1、煤岩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及水文 本工作面地表处于北上社村对面,杨家沟村保安煤柱以西山坡、丘陵地带,地面无建筑物。煤岩层走向为走向NE40°,倾向为ES的单斜构造形态,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岩石普氏系数为f=4-6,巷道布置在15号煤层中,煤层倾角6—8度,煤层硬度为1.5,属稳定性煤层,平均厚5.4米。工作面预计涌水量不大,可预备一台水泵。 2、煤层及地质构造: 直接顶为深灰色石灰岩夹有2-3层灰黑色泥岩,含有动物化石、方解石脉,俗称四节石灰岩,厚度为12.3m。老顶为细粒砂岩,石英为主,性硬,不易冒落,厚度10.8m。 底板上部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有时夹有细砂岩薄层,上部富含植物化石,距顶部1.7-4米有一层小煤,有时呈煤线。下部为灰白色中细石英砂岩,含黑色矿物、云母,泥质胶结,有时相变为粉砂质泥岩。构造简单,中部夹有一层黑灰色泥岩。 掘进范围内无大的地质构造。 三、瓦斯及其它情况: 1、瓦斯涌出量较大,回采时要加强通风瓦斯管理。 2、本工作面范围内岩层含水较少,补给主要靠地面雨水。掘进期间要密切注意涌水情况,配备排水设备,作好排水准备工作,及时汇报处理。保证工作面回采安全。 3、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应严格管理。 附:综合柱状图 第三章 巷道断面及支护 一、巷道断面施工图(见附图)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说明 ㈠、巷道的形状、断面尺寸 15103进风顺槽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4800mm,毛宽5000mm,净高3500mm。15103进风顺槽施工回风巷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3300 mm,毛宽3500 mm,净高2600 mm。运输、回风联络巷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3000mm,毛宽3200 mm,净高2600mm。 ㈡、各类管线、运输设施、人行道的布置及要求 1、风筒、风管、水管、电缆、皮带、枕木及轨道按(附图)布置。 2、风筒吊挂靠帮、顶锚杆外端吊挂、做到逢环必挂。 3、风管、水管用托勾挂在帮锚杆上,每隔3—5米设一道,悬挂高度不低于1.8米,各类电缆必须悬挂在电缆钩上,且每钩只准挂一根电缆。 4、轨道枕木必须铺在实底上,枕木每隔0.8米铺设一根,各部件连接处夹板螺丝齐全有效,安全设施齐全。 5、人行道的最小宽度不小于0.8米。材料堆放最突出部分距道轨不小于500mm。 6、运输机机头、机尾距巷帮距离不小于700mm,中间部分距巷帮距离不小于500mm。 ㈢、巷道断面应预留的可缩尺寸 锚杆巷道断面允许误差,以巷道断面设计的净尺寸为准,实际掘出的巷道断面净宽由中线至任何一帮不大于设计的150mm。不小于设计宽度。 ㈣、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1、支护形式 15103进风顺槽顶板采用M钢带、锚杆、菱形网与锚索联合支护;巷道煤帮采用菱形网、螺纹锚杆和水泥托板支护,顶锚杆间距为700mm,帮锚杆间距为900mm,锚杆排距均为900mm;顶板锚索每1800mm布置一排,每排两根。 15103进风顺槽施工回风巷顶板采用钢筋钢带、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巷道两帮采用塑料网、玻璃钢树脂锚杆与水泥托板支护;顶锚杆间距为750mm,帮锚杆间距900mm,锚杆排距均为1000mm;顶板锚索每5000mm(五排钢带)巷道顶板正中布置一根。若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可缩小锚索排距,增加锚索的数量。 运输回风联络巷顶板采用锚杆、菱形网、钢筋钢带联合支护,巷道两帮采用塑料网、玻璃钢树脂锚杆与水泥托板支护;顶锚杆间距为800mm,帮锚杆间距900mm,锚杆排距均为1000mm。 保护煤柱(从开口位置向东100米)范围内,巷道顶部、两帮均采用菱形网,两帮锚杆使用全螺纹钢锚杆(Φ20×1800mm)。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每隔50米选择顶板平整,稳固性好的地段用塑料网(5×1m)对金属网进行替换,塑料网支护宽度不低于0.5—0.8米,起到绝缘作用防止静电进入采空区。 2、支护材料: 支护材料表 材料名称 型号及规格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