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概况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东连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接太湖水网,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距入海口380公里,“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是一个天然的河、海良港。
截至2006年,南京市区域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19.06万。目前南京市辖11区、2县。
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
2个县:溧水和高淳。
1.1 南京GDP增长(GDP总量和人均GDP)情况
图1-1 2000-2006年南京市GDP总量及增长数据图
图1-2 2000-2006年南京市人均GDP及增长数据图
自2002年以后,南京的GDP增长很快,增幅始终保持在15%以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文化地位都十分突出,但在经济实力却差于上海、杭州,在省内亦差于苏、锡、常三地,排名第四。
1.3 南京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图1-4 2000-2006年南京市产业结构分布图
南京市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一席,虽然经济实力距离上海仍有很大差距,但发展后劲却强过上海,主要原因在于南京市的第二产业。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即便在改革开放前,南京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科研能力、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得人们不敢对其小觑。然而,改革开放后,这些优势并未发挥出来,苏州和无锡的综合经济实力先后超过南京,这给南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此, 02年之后,南京在产业结构上实施了由传统的231向321转移的战略性转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南京制造业萎缩,经济增长乏力。之后,南京有重新回归制造业的倾向,这也是南京经济后劲充足的原因。
1.4 南京市利用外资情况
图1-5 2000-2006年南京市外资利用规模数据图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把握国际产业和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快实施沿江开发的战略,积极构建承接国际产业与资本转移的新平台,南京市的外资利用额因此出现较大增长,2003年协议利用外资金额为40.09亿美元,几乎为2002年的两倍,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亦有明显增加。
1.5 南京市招商引资中的问题
表1-3 各城市利用外资优惠政策
地方税优惠 企业税优惠 上海 免税 -15%(2免3减半) 杭州 免税 -15% 常州 没有优惠 -15% (2免6减半) 苏州 免税 -15% (2免5减半) 无锡 免税4年 -24% 南京 -3% -15% 表1-4各城市500强企业数量
世界500强数目 投资项目 数据年份 上海 286 564 2003 杭州 53 87 2006 常州 55 -- 2003 苏州 113 349 2006 无锡 80 137 2006 南京 75 130 2006 南京在吸引外资的力度一直都不够,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在外资吸引上的优惠政策较少,优惠力度明显弱于苏州无锡,外资利用情况不够理想,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入住情况亦有所不如。外商投资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高档住宅和写字楼的需求,外商投资在南京的比例太少,使得对外的高端住宅物业需求低迷。
1.6 南京市企业情况
南京市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四大产业为支柱。
南京市重点扶持产业
目前南京市工业的投入全力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总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乐金飞利浦平板显示器、南京华为软件基地、福特汽车园、华宝通讯一期、南京医药新药开发基地等项目,总投资均在10亿元左右,已开工项目中如高陶环保陶瓷、博能燃料电池、金三力橡胶制品等9项项目都是拥有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
1.7 南京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南京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整体走势良好。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南京市经济总量的70%仍靠国有经济支撑,国有经济比例过大造成工业发展缺乏活力,新的“增长点”不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需要着力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资源和环境压力仍然较大图1-6 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早期,南京市城市化进程稳定推进,社会建设力度平稳增加。2002年左右,随着城市经济增幅的提高,城市化进度开始加快,同时为迎接三年后到来的十运会,南京市加大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房地产投资额的增幅都明显增长。04年开始,房地产投资额占全市总投资额都在20%以上,市场逐渐升温,预示房地产过热现象的出现。
2.2历年住宅开发投资增长情况
图1-7 历年住宅开发投资增长图
可以看出,04年南京造城运动的加速,住宅开发投资额出现65%的增幅,05年的宏观调控,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