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红树植物红海榄化学成分分析
及生物活性初探
中文捅斐
红树植物(Mangroveplants)是热带、亚热带红树林区特有的潮间带高等木本植物,
是世界上珍稀濒危的植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还具有抵御风浪、保护
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国内外围
绕红树林的生态学、生态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群落分布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而有关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相对零散不系统,尚无对某种红树植物
的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报道。为了加深对红树植物的了解,揭示红树植物化学组成规
Griff.)
律,本文以在广东湛江分布较广的代表性红树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
为研究对象,相对系统地分析测定了其树叶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物、S(以S04厶
计)、粗蛋白、粗脂肪等基本化学成分以及微量元素、蛋白氨基酸、水解氨基酸梅拉
德反应产物、挥发性成分、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并初步
研究了其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从化学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的角度,为今
后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红树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 .
1.对红树植物红海榄叶的基本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测得各基本化学成分的含量分
粗蛋白(7.91%)和粗脂肪(7.41%)。
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红海榄叶进行了31种元
W。其中Ca、Mg、Zn、Fe、Cu的含量较高。锌在所测得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
达183.0
mg/kg。
3.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得了红海榄叶中含有17种蛋白氨基酸,其总含量为
mg/g。
所含蛋白氨基酸总量的25.7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天门冬氨酸,达2.69
4.将红海榄叶经水解所得混合氨基酸分别与葡萄糖和蔗糖在105一108。C下反应
6h,得梅拉德反应产物。用乙醚为溶剂萃取出产物中的醚溶性成分,再利用气相色谱
一质谱联用仪(GC—MS)对醚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各鉴定出9种化合物。
5.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海榄叶挥发性成分,再利用GC.MS分析,一一鉴定单
一化合物。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挥发性
成分中的31个化合物,鉴定出的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相对总含量的83.62%。主要成分
为2,6.二叔丁基.4一甲基苯酚(BHT)、四十四烷、三十六烷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BHT,
其含量为30.65%。
6.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红海榄时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警酯忧薏利用GC.MS对脂肪
酸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鉴定出12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4.95%,其中主要包
油酸)(11.24%)等。
7.红海榄叶60%乙醇浸提物经AB.8大孔树脂吸附,75%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得黄
酮粗提物。黄酮粗提物经萃取所得纯化黄酮用50%甲醇溶解,过聚酰胺色谱柱意,
经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反复结晶,分离得一针状晶体,经理化性质及UV、IR、MS、
元素分析综合分析鉴定,确定该晶体为芦丁,其分子式力e27珏3p16,分子量为610.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海榄叶黄酮粗提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8.29%。
8.采用平板打孔扩散法研究了红海榄叶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solani)、
(Staphylococcus coli)、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mus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黄瓜枯萎病菌但fsp sp.)和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种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叶黄酮提取液对细菌和
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香蕉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学校内焦虑问卷初步修订及其应用研究.pdf
- 漏缆及微带线不连续结构数值方法分析.pdf
- 高中英语写作情境教学研究.pdf
- 论《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叙事张力.pdf
- 论法定抵销权行使:对《合同法》第九十九条思考.pdf
- 宫颈癌病因研究进展.pdf
- 菇房环境参数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pdf
- 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pdf
- 股票流动性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关系.pdf
- 螺旋叶片带板齿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参数试验研究.pdf
- 零碳工厂综合评价与展望.docx
- 2025至2030中国拍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 译林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Unit2 Checkout time Ticking time公开课课件.pptx
- 元宇宙社交平台虚拟经济系统在2025年的生态构建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连锁餐饮企业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效率提升策略分析.docx
- 零碳园区低碳交通系统规划与实施.docx
- 医药商业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升级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箱包服饰品牌推广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疫苗研发领域2025年辉瑞与BioNTech合作研发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预制菜在餐饮外卖平台的应用趋势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