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课件1 人教版.pptVIP

2014年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课件1 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 与文明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 ①火药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的。因为硫黄和硝石都是医病的药,他们把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发现会发火,因此就把这三样东西的混合物叫做“火药”。它的意思就是“着火的药”,或者“发火的药”。 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 1、四大发明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用弓发射的火药箭 霹雳火球 突火枪 铜火铳 火箭 影响: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②印刷术 我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刷 (隋唐) 活字印刷 (北宋) 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元) 金属活字印刷 光电印刷术 (电脑排版、激光打印等)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一种泥活字。 意义: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对照雕版印刷术,想一想活字印刷术有哪些进步。 相对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 ③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龟(北宋初年) 战国时期,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 钢针磁化 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北宋) 罗盘针 (南宋) 古代指南针发明演变过程 ④造纸术 西汉出现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影响: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意义: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影响: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棉纺织业 宋元时期, 随着棉花的普遍种植与棉纺技术的日益推广和进步(原因) ,棉布逐渐取代了丝绸和麻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跟黎族人民学会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回到家乡松江后,把技术传给当地的乡亲,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 黄道婆生平事迹 黄道婆生于约公元1245年,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她十二三岁时,给人家当童养媳,为逃避苦难折磨,她逃出家门,上了停靠在黄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与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与交往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当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黎族同胞的细心传授,黄道婆自己虚心刻苦的学习,使她了解并熟悉了各道棉和织布工序。在实践中黄道婆还融合吸收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在海南生活劳作的黄道婆不觉已度过了20多个春秋。中年之后,思乡情最切。最后她带着黎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和祝福,身背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北归的路途。回到家乡后,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并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精湛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故乡人民,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在谈到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欧洲工具发展情况时,马克思说:“要找到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对比早在14世纪初黄道婆改造而成的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元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了黄道婆改进的棉纺车技术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 3、生产工具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