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 滋 病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刘民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况 估计全球HIV/AIDS 状况(UNAIDS,2003.12) 累计HIV/AIDS人数 6900 万 已HIV/AIDS死亡人数 2300万 存活HIV感染者及病人 4200万 2002年新HIV感染者 500万 2002年HIV/AIDS死亡人数 256 万 每天新感染数 15000 中国HIV/AIDS流行现况 报告感染人数及估计感染人数 截止2003年12月,共计62,195 例确诊的HIV感染(艾滋病病人8742例)上报至卫生部; 估计目前中国实际感染人数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如果措施不力,截止2010年,实际感染人数将达到一千万。 全国每年HIV/AIDS报告病例(1985-2002年) 截止2001年底HIV/AIDS流行严重省份 云南省(10,5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36) 广西壮族自治区(3,740) 广东省(2,704) 河南省(1,677) 四川省(1,139) 北京市(911) 安徽省(538) 上海市(529) 2002年全国报告HIV感染者省份分布 2002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地区分布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报告。 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例数比2001年增加,其中海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安徽等省报告例数增加一倍以上。 云南、广西、广东、新疆四省感染者占总数的59.7%,与2001年(67.2%)相比有所下降。 部分处于低流行水平的省份的HIV感染者报告数字持续增长(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省)。 1995-2002年各类人群中HIV捡出率 1985 — 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 1985-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 1985 — 2001年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途径分布图 艾滋病流行特点 性别分布:男/女=2.9:1,女性构成比上升。 年龄分布:20-29岁年龄组 43.4%,15岁儿童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传播途径:传播以经血传播为主,其中静注毒品感染占63.7%,经采供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者占1.5%;经性途径感染人数占8.1%。 人群分布特征: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偿供血员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为主。 地区分布:向中、低流行地区扩散。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Ⅰ 吸毒人群仍在增加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Ⅱ 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 (53.3%) 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 (50%以上) 1995-2002年吸毒者静注毒品比例和静注者共用注射器比例 吸毒者中HIV阳性率 2002年全国报告经静注毒品感染HIV者省份分布 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最高地区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Ⅲ 性乱人群有增无减 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 (9.1%) 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 1985-2002 年全国报告性病病例数 1997-2002年全国报告经异性性途径感染HIV者例数 全国性服务妇女安全套使用率(1995-2002) 1995-2002年部分性服务妇女监测哨点中HIV阳性捡出率 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Ⅳ 流动人口增多(超过1亿) 中青年 单身 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40%为女性,收入较低 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很低 艾滋病的流行是可以控制的-- 国际成功经验 健康教育 推广避孕套使用 规范性病治疗 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 血液管理 孕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HIV抗体自愿检测(VCT) 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早期的主要策略 泰国控制艾滋病策略与措施 泰国控制艾滋病效果显著 泰国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和推广避孕套使全国性病艾滋病下降 澳大利亚控制艾滋病策略与措施 针具交换预防艾滋病在澳大利亚的流行 健康教育和推广避孕套对澳大利亚同性恋HIV抗体阳传率影响 中国某县试点项目使卖淫妇女避孕套使用率升高、性病下降 对 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国际合作 措 施 打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和非法采血 健康教育: 公众教育 青少年教育 医疗工作人员常规医疗知识教育 行为干预 医疗救治 人文关怀 1995年成立国家性病艾滋病协调委员会 《献血法(1998)》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