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ime Infection Immune reaction Serological positive HBV : 59 days HCV : 82 days HIV-1 : 22 days Virus Earlier detection HBV : 34 days HCV : 23 days HIV-1 : 11 days NAT positive 核酸血液筛查 -- 缩短窗口期 病毒 抗体试验 NAT/PCR 缩短 HCV* 抗-HCV 82 天 23 天 72 % HBV* HBsAG 59 天 34 天 41 % HIV* 抗-HIV-1 22 天 11 天 50 % HAV ** ---- n.d. ~ 12 天 n.a. B19V** ---- n.d. ~ 7 天 n.a. NAT缩短诊断的窗口期 ** Aventis Behring, Virology – Data on file 中国使用NAT与欧美不同 输血感染风险中HBV风险最大 国外更重视HIV和HCV,但是在中国使用NAT检测对 HBV的意义更大,每年能减少数千因输血感染HBV的病人 HIV和HCV对我国也很重要。检出比例相对高于其他发达 国家 乙肝隐匿性感染危害大 窗口期危险存在一次,隐匿型感染危险长期存在 由于窗口期HBV病毒载量低,血站系统使用NAT检测 pooling方案不能过高 建议少于8人份/pool,对乙肝单人份更合适 使用NAT检测发现新的情况,无偿献血并不意味着远离高 危人群 NAT检测发现高危人群或治愈后的病人献血 ELISA与NAT的互补性 生理病理过程互补 窗口期:NAT时间短、ELISA长一些 方法学互补 ELISA的亚型或变异往往与NAT的亚型或变异不交叉 实验错误不交叉 方法学不同影响因素不同,基本不交叉 血清学方法与核酸检测的关系范围 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的效率 美国输血传染病的残余风险度 EIA(1) NAT(MP)(2) HIV 1:676000 1:2135000 HCV 1:103000 1:1935000 HBV 1:66000 1:205000-488000 Based on data from ARC repeat donations, 2000-2001,representing 4.2 million person-years of observation; Dodd et al., Transfusion, August 2002 基于ARC对的重复献血员的检测数据,2000`2001, 420万人-年 的观察数据 日本核酸检测后概况 由日本红会统一管理和实施,1999年开始对HBV、 HCV、HIV三项检测,汇集样本量为500,三个月后该 为50 核酸检测系统与罗氏合作开发专用的自动化系统, 国际首家实施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不对外开放,仅限在 日本使用 由于回顾性分析发现使用4年后仍有1例HCV,2例 HIV和43例HBV存在感染的可能,2004年将汇集样本 量降为20 六、输血传染病残余风险度的评估 已知输血传染病因子残余风险度很低,不可能用直接 方法来测定风险度 窗口期模型评估 应用新实验方法对窗口期的影响 传染病因子在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率改变 影响残余风险度因素 窗口期(占90%以上) 实验差错 病毒亚型 病毒变异 对病毒没有检测 对病毒没有筛查措施 窗口期残余危险度模型(1) 1 Muller-Breitkreutz模型 P=S(WP/I) n S:处在血清转换期的献血员数量 I:所有血清转换期的献血员平均间隔献血时间 n:在研究期间的重复献血的献血员总数 改进 I/WP 模型 P=λ x WP λ =NSEROCONVERTERS/重复献血者平均献血时间 窗口期残余危险度模型(2) 窗口期残余危险度模型(3) 包含病毒流行率的(1)改进型模型 P=WP x P/I p:某疾病因子在重复献血员中的流行率 I:所有血清转换期的献血员平均血清转换间隔时间 血液筛查后传播HIV危险度模型 R=?Ri Ri=(Wfi+Hfi) × Di Wfi=Ii×(WP/365)=Pi ×WP/Ti Hfi=E ×Pi Ii:各组分的HIV新发生率(每人年发生例数) Wfi:窗口期因素 Hfi:人为或其他错误因素 Pi:各组分血液中的抗-HIV流行率 Ti:各组分献血者暴露HIV的天数 E:错误率 HIV危险度模型的计算 权重计算(Di):将献血者划分为:重复有偿献血、 重复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