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长春市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17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C.而无物以相之 相:审查,查看。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各句均直接表现作者“深思慎取”的一项是(3分)
①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第一段中,作者依次写了“褒禅山——慧空禅院——仆碑——华山洞”,叙述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B.文章开头交代华山洞的位置,为下文写游览华山洞做铺垫,写华山洞命名的缘由又与开头一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相照应。
C.写前洞“其下平旷”,有美景而不险绝,来此记游者“甚众”;后洞“险以远”,不似前洞那样平坦宽阔,因而来记游者甚少。
D.文章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思想。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8分)
⑴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分)
⑵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5~6题。(7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5.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从诗中选取一个用得准确传神的字,加以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⑴匪我愆期, 。 ,秋以为期。 (《诗经·氓》)
⑵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⑶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0分)
冬荷
李木生
⑴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籍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
⑵苍凉。落寞。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⑶湖,真的死去了吗?
⑷但是,有一丝荷的清香,悄然潜入心肺,连强大戗人的寒气也无法将其阻断。[来源: /.Com]
⑸在这冰雪的湖上,我与冬荷相识。
⑹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地升着。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
⑺风寒榨尽了水分算得了什么?失去了丰腴,那就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报告和科普文章.doc
-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传记.doc
-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环境.doc
- 2013高三语文课标通用版一轮知能演练:鉴赏诗歌的形象.doc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运用专项训练.doc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语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题训练.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练习语文试题.doc
- 江苏省如东县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四校联考语文(理科)试题.doc
-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分类汇编——文言文古代散文.doc
-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扶余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扶余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doc
- 重庆市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2013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