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B921200-G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DocVIP

2011CB921200-G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 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 何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至2015.8 中国科学院 在具有可集成性的量子系统芯片式设计和调控,强关联模型的量子仿真和量子奇异相探测以及在基于量子信息的算法研究、量子相变和量子纠缠的理论方面获得若干重要的进展。 我们预期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培养博士生30名左右。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 本项目将利用光子及光子与固态物质相互作用过程,拟在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的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在量子信息物理实现方面,各种物理体系具有不同特点。不同的量子比特系统相对于不同的量子信息实现过程具有不同的长处和不足,如光学有利于量子信息传播;固态系统有利于器件的集成和信息的定域化存储;而在高品质的微腔中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量子信息的操纵。因此本项目将集中研究光子以及光子同具有可集成性和长相干时间的固态系统的量子信息处理器件,解决量子通信和量子仿真等在长程化,网络化,及可集成化等实用化研究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将利用光子的易传输性质和光子本身的聚束效应,实现网络化量子通信和高精度的量子测量;利用光子以及固态物质的相干特性,通过光与固态物质相互作用实现量子通信中的信息转换和存储节点以及量子仿真中基本操作和存储单元。 具体方案中,本项目将融合光子以及固态物质在量子信息物理实现方面的各种优点,如利用量子点和参量下转换系统实现高品质的纠缠光源和高质量的光子干涉过程;利用腔电动力学实现在微腔中光子与固态物质有效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探讨强关联模型的量子仿真理论。相对于利用单个量子体系,如纯光学或者纯固态体系,本项目不仅将集中它们的优点,实现优缺点互补;同时也将在量子态操控,相干性保持,量子信息方案等方面不断吸收其它量子系统量子调控手段的长处,研究并实现实用化网络量子通信和集成化量子仿真关键元器件。 本项目将立足于自组织InAs/GaAs量子点和InAs/InP量子点作为量子光源。利用微纳加工的办法得到单个量子点。利用HBT实验研究量子点发射的单光子和双光子特性。利用量子拍或者发光谱偏振测量的办法测得量子点中激子能级的精细结构劈裂,这是引起双激子发出的纠缠态消相干的关键,也是挑选量子点样品好坏的重要参数。挑选出精细结构劈裂比较小(1ueV量级) 二、创新点与特色 1. 基于自组织量子点量子光源器件: 量子点发光来自于电子-空穴对的湮灭过程。由于量子点能级排布具有饱和特性,而且激子寿命只有100皮秒量级,所以量子点的发光可以认为是确定性的。确定性非经典光源对所有量子信息过程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理论研究表明InAs/InP量子点不但发光峰在1.55微米的通信波段,而且激子的精细结构劈裂比起现在国际上采用的InAs/GaAs量子点来要小的多,更容易实现量子纠缠光源。 2. 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器件:利用我们研制的新型纠缠光源的高亮度优势,可以进行窄带滤波,从而达到提高保真度的目的。此高亮度纠缠光源使得我们可以增加可操纵的光子数,并在基于多光子干涉的高精度量子测量实验中,取得一定的进展。我们拟研制的多对多的二维网络纠缠光源,可以实现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纠缠建立和纠缠传输,从而极大提高通信效率。 3. 固态微腔量子信息处理器件: 传统的光学腔,如法布里-珀罗腔,本身结构及其控制系统就比较复杂,几乎不可能扩展到多体状态。而基于倏逝场耦合的光子晶体腔其本身及腔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较难控制;普通的侧面耦合波导结构无法构成二维光学微腔阵列以及独立操纵相邻微腔的相互耦合强度。而我们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耦合强度可调的多微腔系统,并可以推广到二维阵列。通过对微腔系统的有效调节,实现可控的腔电动力学过程,完成对量子态的有效相干操作。 4. 量子信息物理学基础: 在目前强关联体系的量子仿真中人们虽然对很多重要的多体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仿真方案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物理模型方案,如强关联物理中极其重要阻挫相互作用模型。困难是难实现次近邻相互作用强于近邻相互作用的机制。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原则上克服了这一障碍,从而设计出各种重要的阻挫相互作用模型量子仿真方案。目前国际上发展有效测量手段以及在人工平台上探测奇异相的研究开展较少,我们将以研究为契机,发展相应的量子探测的手段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课题负责人:李传锋 主要学术骨干:龚谦、许金时、吴玉椿、徐承福、曹春芳 经费比例:28.6% 课题2. 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 研制16路的逻辑符合电路系统,利用特殊相位匹配条件(II型Beamlike)的参量下转换等非线性过程制备超高亮度纠缠光子对,在此基础上进行较大光子数的量子信息处理实验研究,包括多光子通信复杂性的研究等。 利用窄

文档评论(0)

信息消费超市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