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第二讲 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
3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及实践;
4、了解近代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5、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6、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建议教学课时] 6学时
一、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探索国家出路,中国传统社会力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尝试和抗争。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列强的侵入和封建社会的没落,迫使那些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地主阶级官僚中的少数有识之士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他们敢于正视现实,议论国事,讥切时政,发出了外抗强敌、内求变革的呼声,逐步形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即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1、龚自珍倡言变革,勇开一代风气之先。
(1)反对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倡导经世致用。用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初封建统治者多次大兴文字狱,在专制主义的淫威下,一般读书人都不敢谈论经世之学,而只得埋头于古籍中去搞考据训诂,致使学术界、思想界死气沉沉。正如龚自珍在一首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批判了学术界、思想界的这种崇尚空疏的学风,呼吁研究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开启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新风尚。
(2)揭露社会弊政,提出改革旧制。龚自珍目睹清王朝统治“日之将夕”、危机四伏的严重局势,通过研究历代王朝变迁和清代的历史,指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他认为,“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龚自珍留下的政论和诗作都对当时和以后的爱国志士和进步思想家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术界将他作为近代学术思想的开启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
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针对当时中国整个知识界对西方世界尚处于愚昧无知的情况下,他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广泛探求西方知识,1839年底,林则徐开始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译为《四洲志》,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状况,此书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还组织编译了有关西方近代船舰、火炮的资料,并试图要师夷仿造,迈出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林则徐因此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 魏源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林则徐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中外资料,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海国图志》在国内影响甚微,1851年传到日本后,曾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志士产生过一定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悉夷情”是“师夷”的必要前提,魏源说:“筹夷事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就是说,学习外国,抵御侵略,必先以了解外国为先; 其次“师夷长技”是“制夷”的重要手段。魏源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悉夷、师夷、制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前提、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简要评析:
(1)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主要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出发,朦胧地察觉到西方列强入侵所带来的挑战,并敏锐地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提出了改革弊政、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在当时清政府依然昧于世界潮流、朝野上下充斥着盲目排外气息的氛围中,显得弥足珍贵。
(2)他们的上述进步主张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阵痛之后,清王朝又回归到战前的的麻木不仁状态,当然也就无法使中国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图强之路。“和议(即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引者注)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册,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第529页。
(二)“变事”不“变制”的自强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 “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