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_任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植保技术 Zhi bao ji shu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任 艳 (九台市沐石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500) 摘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防治不好,将 会对水稻的生长及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产量及品种的稳定。水稻病虫害很多,本文就水稻稻瘟病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防治措施, 为水稻生产提供防病指导,确保稳产高产。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病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111. 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86-1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流行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均 有发生,我国南北水稻产区,每年都有稻瘟病发生,植株发病一 般在生长前期就可以发病,发病后, 般在孕穗前就会枯死。整体上 看,田间稻苗象火烧过一样,影响幼苗的生长,在抽穗期发生则会 导致植株出现大量的瘪穗,有穗无粒,造成大幅减产。 1 水稻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发病时期和为害的部位不同,为害的程度也不尽相 同,在植株的各个部位都能染病,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 谷粒瘟等不同形式。 苗瘟:苗瘟一般在三叶期前就会发病,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 种子带有稻瘟病菌,在播种时对种子没有进行处理或是处理不 当,播后病发,发病植株的基部会慢慢变成黄褐色,叶片打卷,最 后枯死,如果空气湿度过大,病苗基部分出现灰色霉层,这是病 菌的分生孢子密集而成的。 叶瘟:叶瘟的发生受气候、品种抗性等影响,在叶片上会出 现普通型病斑、急性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型病斑四种类型,四 种类型的病斑特点各不相同,用肉眼能明显区分开。普通型病 斑最为常见,病斑初期很小,呈褐色或暗绿色,后期变大,成梭 形,并有坏死线向叶脉延伸,病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急性型病 斑病斑处暗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上密生色霉 层。白点型病斑在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产生,为白色斑点,不 产生孢子。褐点型病斑多发生在抗病品种和老叶上。病部主要 在叶脉间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也不产生孢子。 节瘟:发生在稻节上,刚开始为褐色小点,然后随着病情加 重不断扩大,最后蔓延至整个节部,导致节部变黑色,同时向内 凹陷,遇风吹极易折断倒伏。 穗颈瘟:在穗颈或穗轴上开始为褐色小点,扩展后穗颈成段 变褐。发病早的可造成白穗,发病晚的则秕谷增加。 谷粒瘟:染病植株的稻粒颖壳处和护颖上出现褐色病斑,这 些病斑的形状不规则。 2 水稻稻瘟病病原 稻瘟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稻梨孢菌而引起,此病菌菌 丝适合在 8℃~37℃繁殖,最适合的温度为 27℃~28℃,分生孢 子的萌发条件为必须有水存在,病菌相对耐低温和干热,对于湿 热比较不耐受,抵抗力差。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可以寄 宿在种子或稻草上,干燥情况下可存活一年以上,在这些寄主上 存活,第二年天气转热,遇到雨水便会分生孢子,孢子浮在空气 中,随气流四处飞散,落在田间的水稻苗上便开始发病。 3 稻瘟病的发病和流行 3.1 主栽品种的抗性与小种的组成 水稻品种对于稻瘟病的抗性有的品种抗性强,有的则易感 此病,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上,多数都采用垂直抗性品种,这种垂 直抗性受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影响较大,只能在一定时期时保 持抗性,如果生理小种变化了,就有可能失去抗性。 \86 2014·15  3.2 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有利于病菌的气候条件相遇 在不同生长时期,同一品种的抗性也有所差异。比如在水稻 的分蘖盛期,这时是叶瘟的高发期,水稻的始穗期是穗颈瘟易感 期,这时期如果再遇到降水,湿度增大,植株上长时间有水膜存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极易促进稻瘟的流行。 3.3 气候条件 各种病害的发生,除了病菌的原因外,气候条件也是诱发病 害发生的重要因素,稻瘟病的发生受温湿度影响较大,阳光和风 也是促使其流行的因素, 雨、 温或是光照不足,这样的条件会让 植株抗病力变低,但如果高温湿度大,则又利于病菌的萌发。 3.4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是影响水稻抗病性的重要因素。比如播种环节的 种子处理及苗期的水肥管理,都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好坏,对于 植株的抗病力影响较大。如果偏施氮肥,氮肥供给过多,水稻就 贪青徒长,植株柔嫩,抗病性降低。另外,会使叶片下垂,色泽浓 绿,分蘖期延长,增加无效分蘖,使株间郁闭,保持高湿度而促进 病菌的生长繁殖,并有利于病菌的侵入。 4 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 4.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当前作物栽培过程中用来防治病虫害的一 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水稻稻瘟病,可以根据当地的小种组成 来选育抗病品种,品种自身的抗病性要好于其他办法,但要注意 小种的变化。 4.2 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中,重要的是抓好细节。一是在肥水供应上,要注 意水量充足而不过多,分蘖期浅灌、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