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二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北师大版必修3.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二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北师大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解析:选A。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而不是吸收法家、墨家思想而形成的。 2. “双凤亭”(如图)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 “双凤亭”。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选项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阳明主张;D为二程主张。 3.下图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图中人物的是(  ) 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图中人物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看出①②③都是朱熹的思想主张,而④则是陆九渊的思想。 4.阳明山原名草山,据台湾府志记载:“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提出“春秋大一统”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2: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因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请回答: (1)材料1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材料2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解析:解答关键是将材料中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第(1)问关键了解“花”与“人心”喻指物质与意义,难点自破。第(2)问主要从王阳明的心学提出的根本目的方面去剖析。 答案:(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他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他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 (2)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树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纪观念。他主张通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一、选择题 1.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提取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选项B是现象而不是本质问题,不正确。选项D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也不正确。三人坐到一起辩经论道,说明儒、释、道三种思想有交融之处,事实上从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故可排除选项C。 2.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对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儒家思想注重气节、品德,主张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3.有人问程颐:“寡妇孤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解析:选A。选项B是二程提出的认识论,选项C、D是王阳明的主张。二程认为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