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广东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6题。(20分)
送薛存义之任序
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于浒,饮食之。且告日:“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16)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 直:同“值”,指俸禄
B.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假:代理
C.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审:确实
D.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赏:奖赏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追而送之于浒 ②归而求救国之策
B.①若知其职乎 ②吾其还也
C.①凡吏于土者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①又从而盗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柳宗元认为官吏的职责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你对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感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答:
(2)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答:
(3)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0题。(12分)
古蜀文明
古蜀人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学家们试图破解的千古谜团。距今3000-5000年前的古代四川人来自哪些种群?他们的种族结构、人种构成究竟怎样?
这些都是古蜀人留给我们的悬疑。
近日,有消息称,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运用DNA技术来分析出土的古蜀人人骨。四川地区古代民族的种系和族属及其迁徙、分化、融和情况是否能够被探明?古蜀人之谜能否因此揭开?
在遥远的历史上.成都平原究竟发生过多少传奇?早已为人所熟知的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等传说是否就是真实的古蜀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将信将疑。整个古蜀历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考古发现,古蜀人有规律地周期性迁居。究竟是什么迫使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
在距今约3700年一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已经存在于成都平原.考古学界将其称为“宝墩文化”。居住在此的宝墩人,便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
考古发现。宝墩时期的成都平原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较大的村落还修筑了夯筑城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带有夯筑城墙的聚落,使用时间并不很长.都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废弃。
究竟是什么迫使宝墩人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
“在当时.最大的可能还是生存的需要。”江章华分析认为:在大约800年中,宝墩人祖祖辈辈都沿袭了同一种生产方式。“从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足以维持令他们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没有改变的迫切需要。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砍伐森林,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种。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土地也因消耗而变得贫瘠,当无法承载宝墩人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便不得不离别故土。另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专题练习图表分析与内容概括.doc
- 高考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doc
- 高考专题练习选用与变换句式.doc
- 高考专题练习压缩语段.doc
- 高考专题练习语句排序.doc
- 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2008届毕业班高考模拟最新试题生物试题.doc
- 广东省茂名市2009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数学.doc
- 广东省茂名市2009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数学.doc
- 河北省保定市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doc
- 河北省正定中学2008年高考百日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
- 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华师大版)-.doc
- 2007年广州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2007年广州市花都区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学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doc
- 2007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科学(化学部分).doc
-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思想品德、历史)文综试卷及答案.doc
-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doc
-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英语试卷冀教版.doc
-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试卷文科综合试卷(思想品德、历史).doc
- 2007年河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word版.doc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