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岐山县二00七年二代黏虫偏重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
武爱玲 徐辉 赵怡红
(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容摘要:2007年,岐山县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本文通过对发生特点、虫口基数和气候、栽培等因素的分析,得出6月份降雨充足和田间秸秆残留量较高是造成二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6月份应加强测报和普查,警惕二代黏虫暴发为害;免耕田应积极落实黏虫防治等配套措施;黏虫防治可结合玉米田化学除草一并进行等测防对策。
主题词:岐山 黏虫 夏玉米 发生原因 浅析
黏虫(Psudaletia separata 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夜盗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暴发性”害虫。该虫在岐山县一年发生3代,以二代黏虫幼虫危害最重。二代黏虫幼虫取食夏播玉米,轻者使玉米叶片形成空洞、缺刻,植株长势减弱,重者将绿色部分掠食一空,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近年,黏虫在岐山县呈轻度发生,未造成较大损失。
1 2007年二代黏虫幼虫发生概况 2007年岐山县夏播玉米34万亩,二代黏虫幼虫发生面积10.2万亩,平均受害株率10.7%。发生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旬,高峰期平均百株虫量2.4头,高于2001年以来高峰期平均百株虫量的118%。高峰期全县百株虫量10头以上的田块2.1万亩,百株虫量20头以上的田块0.6万亩,发生田块平均百株虫量8.1头。
2 发生特点
2.1重发区域明显 2007年岐山县二代黏虫幼虫重发区域集中在京当乡、青化镇、益店镇、故郡乡、凤鸣镇、雍川镇、蔡家坡镇等灌溉条件较好的乡镇,以京当乡、青化镇、益店镇发生最重。重发乡镇平均受害田率74%,受害株率28.9%,百株虫量7.6头。而祝家庄镇、蒲村镇、枣林镇、曹家镇、安乐镇、五丈塬镇等乡镇发生较轻。 轻发乡镇平均受害田率13%,受害株率2.9%,百株虫量0.1头。其中重发乡镇京当乡的贺家村`青化镇的南坞村、益店镇的益合村受害田率达100%,受害株率40.4%,百株虫量14.2头。
2.2重发田块突出 不同田块发生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乡镇同一村组的相邻田块发生程度亦有较大差别。如益店镇益合村五组庄北种植的100亩连片夏播玉米,既有受害株率94%,百株虫量36头的重发田块,又有受害株率4%,百株虫量0.01头的轻发田块。在凤鸣镇杏园村杏西组冯海祥的玉米田内甚至出现了半田重半田轻的情况,一半田块百株虫量高达29头,另一半田块仅11头。
2.3 不同区域盛发期略有不同 从全县来看,以京当乡、青化镇盛发期出现最早,在6月29日-7月1日; 益店镇、故郡乡、凤鸣镇、雍川镇次之,在7月3日—7月7日;蔡家坡镇发生较晚,在7月7日—7月9日。盛发期的出现有从东北向西南发展的方向趋势。
3 原因分析
3.1 虫口基数 综合分析2001-2007年的麦田一代黏虫幼虫发生量与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发生量(表一),可以看出麦田一代幼虫发生量与玉米田二代幼虫发生量呈弱相关。如2002年麦田一代幼虫在选点调查中未被发现,但在7月上旬玉米田二代幼虫平均百株虫量达1.9头,为近年最高。早播玉米甚至出现了平均百株虫量3.3头的高发态势。与此相反,2004年麦田一代幼虫发生量居近年第一,但7月上旬玉米田二代幼虫发生量仅居近年第五。由此判断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发生量从基数上主要取决于二代卵的数量及孵化率。
表一 麦田一代幼虫发生量与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发生量
年份
麦田一代幼虫发生量
(亩虫量,头) 较平均
+ -
(%) 玉米田二代幼虫发生量(百株虫量,头) 较平均
+ -
(%) 2001 未发现 -100 0.4 -63.3 2002 未发现 -100 1.9(早播玉米3.3头) +72.7 2003 40.8 -18.5 1.2 +9.1 2004 209.7 +309 0.9 -18.2 2005 174.6 +240 1.1 0 2006 33.3 -35.1 0.1 -90.9 2007 50.0 -2.5 2.4 +118 平均 51.3 1.1 备注 麦田一代幼虫调查期为5月22-27日,玉米田二代幼虫调查期为历年发生高峰期。 3.2 气象因素 根据虫口基数分析结果,我们对一代成虫产卵和二代卵孵化的关键时期——6月份的气象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从气象资料(表二)中可以看出,2007年6月份降雨充足,总降雨量82.1mm高出近年平均33.3%;平均气温23.8℃较近年平均低2.5%,属正常略偏低。83.9%与—44.5%之间;气温变幅较小,在平均值+2.9%与—4.5%之间。结合黏虫的发育条件:成虫产卵适温15—30℃,最适温19—22℃,适温范围内产卵量、孵化率及幼虫成活率均随湿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pdf VIP
- xx售楼中心、样板间、会所物业服务方案.doc VIP
- 2025年贵州贵阳乌当富民村镇银行招聘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一张奖状的动力(1).doc
- 框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doc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