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判读 射频消融 完全消融 消融带必须完整覆盖肿瘤周围至少1cm 器械大小对适于消融病灶的限制(3–3.5 cm) 消融后病理表现:急性期和慢性期 消融后影像表现:急性期和慢性期 消融后急性期 (4周) T2WI: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环(炎症反应,逐渐形成肉芽组织甚至纤维组织) T1WI:周围高信号环,可强化。 C+无法辨别肿瘤或肉芽组织 急性期不太适合进行影像评估 消融后影像表现:急性期和慢性期 慢性期 (4周) CT:消融灶逐渐萎缩,形成低密度坏死区,周围包膜受牵拉回缩凹陷 MR: T1WI:高信号的凝固性坏死,周围环状肝窦水肿的低信号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T2WI:低信号 中央点状、条状瘢痕,常见周围包膜凹陷 残留肿瘤组织 (residual tumor tissue) 可出现强化 慢性期 CT 表现 慢性期 MR表现 完全和不完全消融 T2WI高信号消失,T1WI凝固性坏死覆盖原病灶外1cm区域,无病灶内和周围结节状强化。 肿瘤残存/复发的判断 EASL:对于TACE、RFA等介入术后肿瘤发展判断依赖活性组织增大的程度 消融灶周围区域动脉期强化结节灶,门脉或静脉期低信号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动脉期强化程度随着随访不断增加 MR如何判读 找到消融灶:T1WI、增强后静脉期或延迟期 T1WI和T2WI判断病灶是否出现凝固性坏死 增强图像上判断消融灶内部或周围有无强化 DWI上判断消融灶内部或周围有无弥散受限 当增强判断存在困难时,可以尝试剪影去除T1WI高信号影响 Case1 射频消融术后 day2 充血性炎症 Case2 Case3 Case4 非消融灶处的新发病灶 de Novo lesion or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Case5 射频消融术后 CT上病灶复发 Case6:MR增强的假象(A-P shunt) Case7:MR增强的假象(A-P shunt) Case8:术后复发? A-P shunt? 要点: RFA术后4周后影像评估较合适 ∵ 早期炎症反应环形强化 T1W高 T2W低:凝固性坏死 (不是病灶内出血) 复发灶的判断 T1W低、T2W高; 动脉期早强化、延迟期环形强化或廓清 DWI帮助判断 消融灶周围容易复发; 非原发灶周围的复发:de Novo lesion .or. intrahepatic metastases MR增强检查对判断小肝癌的敏感性更优越! 谢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在超声或CT引导下,将探针(probe)穿过皮肤,插入肿瘤组织中,当接上电源交流电通过组织时,会造成组织中分子沿着电流方向相互摩擦产热,热量传导于肿瘤细胞,当温度达到50-100oC时可将肿瘤细胞杀死。 血液的“水冷作用”会使大血管周围病灶消融时温度被分散,易影响到消融效果,是复发的常见因素之一。 在肿瘤(D)周围必须有超过1cm的射频消融带(D*) 对于一个直径3cm的消融探针,一次消融可以形成3cm直径的消融球形空间,因此只能完全覆盖直径1cm的肿瘤。而通过多次多个方向上的消融 (6-ablation,14-ablation scheme),可将球形空间扩展为更大范围,以完全覆盖直径更大的病灶。 Rhim et al. Radiographics 21 Spec No: S17-35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的状态。坏死的细胞的蛋白质凝固,还常保持其轮廓残影。 急性期:局限性的坚硬实质区,中央呈白色,周围有暗红色带环绕,中央常可见消融探针留下的热碳焦状瘢痕。周围最外围有炎性充血区 (白色箭头) 慢性期:坏死灶萎缩且逐渐变坚硬,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周围则是壳状纤维组织包绕 Kim et al. RadioGraphics,?31,?377-390 急性期 慢性期 C+ 充血性炎症 中央高密度:消融探针痕迹 微小气泡:液性组织气化 C+ MR CT 充血性炎症 消融灶逐渐萎缩,形成低密度坏死区,周围包膜受牵拉回缩凹陷 中央点状、条状瘢痕,常见周围包膜凹陷 T1WI:高信号的凝固性坏死,周围环状纤维低信号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T1w SPAIR C+ C+ C+ 多次消融后 2处融合的消融灶 完全消融(1)和不完全消融(2-4)的T1WI MR表现 在肿瘤(D)周围必须有超过1cm的射频消融带(D*) C+ C+ 6个月前 在DWI上表现为明显弥散受限的肿瘤进展(progression),增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