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与轮斑病的发生与防治_许爱萍.docVIP

杨树黑斑病与轮斑病的发生与防治_许爱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植 物 保 护 杨树是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四季绿  和发展。实生苗受害重于扦插苗;苗木受害重于大 杨 树 黑 斑 化、农田防护的主要树种。杨木材质轻 软,纹理细致,用途很广,是建筑、胶 合板、造纸以及人造纤维等工业重要材 料和原料,各地栽植相当普遍,其品种 和数量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杨树病 害也在逐渐扩大蔓延,给林业生产带来 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对杨树黑斑病、 轮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树,欧美杨受害重于其它各种杨树。 1.4 防治措施 1.4.1 选育抗病品种。毛白杨不同类型其抗病程度 差异非常显著。感病类型。老叶背毛多,叶柄微 红,嫩叶缘腺点紫红色,初发叶时整株银灰色,嫩 梢病斑很多,造成枯梢。较感病类型。老叶背毛 少,叶柄紫红色,嫩叶缘腺点紫红色,初发叶时整 株灰绿色,嫩梢病斑较少,不造成枯梢。抗病类 病 1 杨树黑斑病 该病已知在西北、东北、华北的一 型。老叶背光滑,近无毛,叶柄黄绿色,发红,嫩 叶缘腺点绿色,初发叶时整株绿色,嫩梢病斑很少 与 轮 些省区及贵州省都有分布,在陕西省丹 凤县也有分布,危害多种杨树,在病害 流行年份,8 月份树叶即可落光。在毛白 杨上,除危害叶片外还可危害嫩梢,影 响苗木质量,致命幼树无顶。实生苗被 或无病斑,造成枯梢。要在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不 同类型中,选育速生丰产抗黑斑病的树种或类型繁 殖和推广,这是防治黑斑病的根本途径。意大利的 西玛杨就是针对黑斑病选育出来的抗病品种。在现 有推广的杨树品种中,应选育抗病性强的杨树品 斑 害,常常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垅,严 重时可使育苗工作失败。 种。 1.4.2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发现新梢上有病斑,必 病 的 发 生 1.1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出现黑 色或褐色病斑,开始很小,后稍有扩大, 直径约 0.5 mm,病斑小而圆,很快在病 斑中央出现灰白色突起,这就是病菌的 分生孢子堆。发病后期,许多病斑相连, 形成较大的枯死斑。在毛白杨嫩梢和叶 柄上,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长 5 mm 左 右,中央微凹陷,边缘稍隆起,日久其 上生出稀疏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 须剪除烧毁后方能外运。 1.4.3 清洁田园。冬季清除病落叶和病枝梢,消灭 越冬病原,减少初次侵染来源。苗圃地附近最好不 要栽植杨树。 1.4.4 化学药剂防治。于发病前在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交替使用 200 ~ 300 倍波多液、65%可湿性 代森锌 100 ~ 250 倍液 、45% ~ 50%代森铵 300 ~ 500 倍液、0.25% ~ 0.5%漂白粉或 0.6%硫酸锌液喷 雾,每隔 10 ~ 15 d 喷 1 次,连续 2 ~ 3 次。 与 子盘。 1.2 病原菌。该病原菌目前在我国报道 2 杨树轮斑病 该病分布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在丹凤县也有分 防 治 的有两种,一种是褐斑盘二孢[Marssonl- na bunnea(Ell.et EV.)Sacc.],主要危害青 杨派和其它派的一些杨树;另一种是杨 盘二胞[M. populi(Lib)Magn],主要危害 白杨派的杨树,如毛白杨、响叶杨、新 布,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危害箭杆杨、冬瓜杨、毛 白杨、大关杨和尤金杨。 2.1 症状。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约 2 cm,褐 色,轮纹状,后期在病斑上出现许多轮状排列的小 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疆杨等,它们都属于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 2.2 病原菌。该病由壳二孢属的山杨壳二孢(As- 目,盘二孢属。这两个种相近,其不同处是褐斑盘 二孢的孢子分隔处不缢缩,呈梨形,危害 54 号杨 的褐斑盘二孢的孢子大小 15.7 ~ 20.9 μm ×6.4 ~ 7.4 μm。而杨盘二孢的孢子分隔处缢缩,有的呈瓢 cochyta tremulea Thum)引起。属半知菌亚门,腔孢 纲,球壳孢目。该菌的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孢子 无色,有一分隔似“8”字形,大小 10 ~ 11 μm × 5(10.3 ×5) μm。 形,危害毛白杨的杨盘二孢的孢子大小为 12.8 ~ 2.3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第 2 年经 22.4 μm ×3.2 ~ 8.0 μm。但它们的生活史、习性、 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基本一致。 风雨传播,引起新的病害。发病较晚,危害较轻, 尚未造成灾害。 1.3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落叶和病枝梢上越冬, 2.4 防治措施。冬季清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 次年 5 月上旬,经风、雨传播,通过气孔入侵,引 毁。药剂防治与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起当年新的病害。潜育期 3 ~ 4 d。在生长季节,能 726200 陕西省丹凤县商山林场 许爱萍 进行多次侵染。温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