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于天人之分”_荀子认识论1.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认识论 扬大学报 刘岸挺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提要:不信天命,强调人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全面否定占卜相术,阐扬无鬼论,力倡参验审实,格物致知;反对主观主义,重视客观尺度,提倡衡听,主张以全面、发展、变化的观点抛弃主观蒙蔽,实事求是地辨析事物,掌握枢要,认识真理;实践的观点;举一反三、以类相从的认识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这一切构成荀子的唯物认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是在此认识论前提下,荀子针对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星相卜筮说与天人感应论,首先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荀子;认识论;天命;人事 作为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他的认识论也是迥异其他诸子的,具见《荀子?解蔽》。(下引《荀子》,只出篇名。) 荀子是唯物论者。当阴阳五行、星相卜筮之说盛行,而且流于神秘化,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与社会上的纷纭人事牵合在一起的时候,荀子首先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天论》),这不仅批判了当时的异端邪说,而且先知性地驳斥了天人感应论。 “天行有常”,这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不因政治的治乱而改变的。国家的兴衰存亡与天象毫无关系,“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俱见《天论》)。自然界虽有水旱之灾、寒暑之变、怪异之象,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作用的。只要强本节用、养备动时、修道不忒,那么天也不能加祸于人。星坠木鸣,日月之蚀,风雨不时,怪星党见,在荀子看来,可怪而不可畏,真正可怕的却是人祅,“人祅则可畏也”。所谓“人祅”,是指“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等等政治、礼教、生产等人事上的错失。所以荀子特别强调人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如果措人而思天: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望时而待之,因物而多之,思物而物之,便是放弃了人事,而处于从属于天、地的地位,不能“参”天地了。天地与人各有其职,各尽其能,地位平等,此之谓“参”。 荀子的认识论是有发展的,在《天论》一文中,前后也有变化。前面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则与《庄子?齐物论》所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同旨。可是后面却提出“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一变不求知天而为戡天、役天。这不应看作文章的前后矛盾,而是反映了荀子认识论的飞跃。先秦诸子传至今天的著作,往往是一篇之文也非成于一时,而是经过后人的调整与编次。刘向校雠《荀子》,把原来的322篇,编定为32篇,便是明证。如《非相》十分明显地杂有别篇,故卢文弨校本于“然则从者将孰可也”句下校云:“《非相篇》当止于此,下文所论较大,并与相人无与,疑是《荣辱篇》错简于此。”卢说是,但末句未确,盖刘向杂厕于此。由是可以断定,不求知天是荀子早期认识,制天命则是后期认识。前后文不同时,刘向整编于一篇。所云“制天命而用之”,乃荀子认识发展的高峰。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中说:“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还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说:“他富有戡天的思想,即所谓人定胜天……‘制天命’则是一方面承认有必然性,在另一方面却要用人力来左右这种必然性,使它于人有利,所以他要‘官天地而役万物’。这和近代的科学精神颇能合拍,可惜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它的正常的发育。” 既然天象与人事无干,那么善恶之报也非自天,而纯是人事和机遇。《宥坐》记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子路问孔子:“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回答:“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荀子举此,意在说明善恶之报不是自天的。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也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传统观念持否定态度:伯夷叔齐积仁絜行而终于饿死,颜回好学体仁而不免早夭,盗跖日杀不辜而以寿终(非盗跖,自是司马迁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因而表示:“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其实,对天道福善祸恶的怀疑,孔子已启其端了。冉耕患恶疾,孔子自牖执其手而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冉耕德行甚高,不当生此恶疾,这不能不令孔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产生对天道的大惑不解。 在《致士》篇中,荀子提出了“得众动天”之说,这并不意味着得众人之力可以改变或左右天意,而仍然是表明“制天命”的人定胜天思想。荀子看到“众”的强大力量,这力量乃是众心所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