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法实践课 1. 了解通过多角度侧面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2. 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知识卡片(一) 刘鹗(公元1857——1909年),字铁云,原名孟鹏,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传奇人物。祖籍江苏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六合;1909年8月23日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他出身道台公子,经过商,行过医,治过黄河,做过小官,又长时期担任洋务买办,生活豪侈,手面阔绰,从不曾想到要写小说。既非一个寒儒,科举落第泄胸中积愤于笔端,又不是破落了的豪门子弟,寄居荒村寒舍,多年孜孜苦写,追怀昔日的过眼烟云。他写《老残游记》,十分偶然,十分潇洒,兴到即写,写了即放,断断续续,时而为之,却不料因此而成佳作。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1903年发表于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半月刊上,1906年成书,共二十回。写的是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揭露了清末吏治黑暗,涂炭生灵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评论:“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 ①依托情节 ②正面描写 ③侧面烘托 ④细节描写 2.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实践活动一 把握故事情节 是为了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情节发展,明确思路层次。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本文可按情节一… 情节二… … 进行表述)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避免前后情节相互交错 ②题干要与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课文主要写白妞说书,为什么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表演?写演出前明湖居的环境和演出后梦湘先生的评论有何作用? 直接(正面)描写 + 间接(侧面)描写 = 完美的人物刻画 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直接描写音乐的,在文中勾出相关描写语句,并思考,各写出了白妞演唱腔调的以下哪些特点。 歌声:甜润、高亢挺拔、曲折轻快、低回婉转、飞扬美妙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最典型的例子: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描写音乐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以声喻声——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 以形喻声——把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甚至是嗅觉的气味等。用视觉所见的形体去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能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以境显声 ——通过周围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以感衬声 ——写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烘托,以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声音描述有困难, 视嗅味触可通感。 以境显声可烘托, 用形喻声有质感。 感受衬声出效果, 熟声喻声最常见。 意象活泼又新奇, 写出文采不再难。 * 刘鹗 知识卡片(二) 刘 鹗 《老残游记》 李伯元 《官场现行记》 吴趼人(jiǎn)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 朴 《孽海花》 知识卡片(三) 3黑妞说书 5观众评议 1戏园盛况 2琴师弹奏 4白妞说书 实践活动二 情节安排评议 1.戏园盛况 (以景衬人) ②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鸦雀无声作铺垫,衬托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 ③说明白妞说书雅俗共赏,衬托说书造诣深。 观众多、到场时间早 观众身份复杂 ①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在观众中影响之大。 2.琴师弹奏----抑扬顿挫,入耳动听 黑妞说书----以为观止矣 二为衬托白妞说书的不同凡响 (以人衬人) 用观众的感受来高度赞扬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3.观众评论 一为丰富文章内容 实践活动三 分析写作技巧 实践活动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