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急剧下降之原因解析库存变化:.pdfVIP

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急剧下降之原因解析库存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急剧下降之原因解析 库存变化: 纵观今年青岛保税区库存情况,5 月中旬橡胶库存达到最大值 36.22 万吨,之后库存 降幅逐步放大。由下图可以看出,库存由5 月底 1.5 万吨的降幅,扩大到7 月份的2.5 万 吨左右,再扩大到9 月底的3.8 万吨。截至9 月底,橡胶库存达到15.41 万吨。短短4 个 月,库存下降了近 21 万吨,远超想象。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对此,中国橡胶信息 贸易网进行了分析梳理,以飨大家。 成因分析: 首先,在进口胶内外盘长期倒挂的形势下,进口就意味着亏损。为什么贸易商还乐此 不疲的进口呢?主要还是贸易商已经被套,在融资业务没有停止前,希望通过做大贸易量, 换取银行融资额度,寄希望后市价格上涨,再度翻身;如果不融资,亏损的窟窿就没法弥 补,被迫退出市场。而银行一旦断供,危机瞬间显现。 今年5 月底橡胶库存不增反降1.8 万吨,吹响下降的号角。本次的下跌,主要是银行 提前回收贸易融资款项所致。而往年,银行都是安排在6 月份进行。经历价格的连续下跌, 不少贸易商高位套牢,要还钱,就只能卖货还钱。还有一种主要情况就是,贸易商已经无 力还钱,某些银行把货物进行了集中清理,收紧贸易融资政策。几个中大型贸易商主动或 被动清理库存的消息,触动了市场的神经。正是有些银行看不到希望,停止融资政策,这 才拉开库存持续下滑的序幕。 进入6 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海关发布通知,加强海关监管职能,收紧以前的宽松货转 政策,要求自7 月份起,货转只能在青岛保税区注册的企业之间进行(详情请参阅中国橡 胶信息贸易网《海关货转规定影响剖析上下篇》)。同时,6 月份的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 给市场当头一棒,多数银行停止橡胶现货融资业务。这等于卡住了贸易商的命门,资金链 条崩溃,还款压力陡然提升。6-7 月份,平均每半个月出库 2 万吨是最好的体现。原本 5 月份还有幻想的贸易商,在双重政策的制约下,以及期货15000 元/吨的价位被彻底击穿, 心里预期崩溃,纷纷套现。 自8 月份至今,可以说是进入库存下降高潮期。美国双反预期,期货再次连续大跌, 瞬间刺破 13000、12000 两道大关,以及在 10000 点的悲观预期下,做垂死挣扎的顽固份 子,终于还是倒在资金匮乏上 (几乎所有银行停止橡胶信贷业务),被迫割肉出货,引发 抛售。可以说,截至目前,除了有资金实力的个别企业不为所动外,绝大部分企业的货物 都进行了处理。 除了上述讲到的价格倒挂、银行停贷、海关收紧政策,导致库存下降外,还有其他一 些原因贯穿其中。 第一,季节因素,行情打击。 2 至6 月份,处于割胶淡季,本来产量就少,以致进口量不是很多。而5 月份时,青 岛保税区 36 万吨的库存量处于高位,仓库爆满,导致到港货物无法入库,被迫在港上低 价卖出。与此同时,由于日照橡胶融资贸易商大量低价卖出人民币复合胶,进一步打压到 港货物。由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数据决策系统的泰标内外盘价差(见上图)可知,今年3、 5 月份,保税区内外盘标胶倒挂达到170 美元/吨左右,而港上倒挂更高;这意味着现货价 格尤其港上价格被严重低估。所以一段时间内,港上货物开始大量流出。因为割胶淡季, 进口量不多的原因,港上货物慢慢出尽。先从港上低价格的复合胶售罄开始,然后是港上 的天然胶被卖光。最后,港上几乎没货,工厂开始采购区内现货。那工厂为什么不买船货? 因为价格倒挂。 备注:由上图中国天胶进口量可见,今年3 至7 月份,中国天胶进口量环比逐渐减少,而且7、8 月份,进口量同比也 开始出现下降。 第二,工厂采购,政策平稳。 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轮胎销售也是受阻,下游工厂采购量,由高峰期的3 个月的原 料库存,变为现在 1 个月左右的原料库存,而青岛保税区附近的工厂原料库存甚至更少。 因为工厂十分清楚,一旦贸易商资金断链,抛货是早晚的事;况且港上的货,更是质优价 廉,何乐而不为呢。还有,上海期货库存的老胶今年必须交割流出,以及国家迟迟没有放 松的迹象。这些因素就像一座座的大山压在多头的身上,根本没有反击的可能。工厂抓住 这条主线,不瘟不火,倒是贸易商急于套现。在时间成本的对抗上,贸易商承担不了,而 工厂有足够的耐心。 综上所述,下游工厂不是不买货了,虽然开工率不算高,从上图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数据决策系统的轮胎产量来看,今年每个月的产量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这里分析, 你会觉得是采购量下降了吗?那么,青岛保税区下降的库存去哪了?青岛港的橡胶去哪了?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