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艺术下滑五年间
2009年春,上海某五星级宾馆内,香港苏富比正在举办春拍巡展,几个媒体记者正围着香港苏富比的首席执行官程寿康先生闲聊。程先生在港人里属于能聊的,这样的人,我们上海人一般尊称为“门腔”。但是说到中国当代艺术这个2008年秋拍遭遇大量流拍、爆发出巨大危机的品种时,程先生的表情凝重了起来。媒体记者仍不依不饶地追问他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前景判断——苏富比是中国当代艺术爆发的源头之一,面对拐点时,当然要听听他们的预判——程先生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下滑,按照我们经历过那么多年经济起伏的经验判断,回暖应该需要三到四年时间。
而今,从2008年秋拍算起,转眼五年就过去了,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如程先生所判断的那样跌到低并且回暖了,是否如某些媒体这几年一直求雨般的判断——已经迎来转机?这五年,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前景如何?我将一一道出我的偏见。
当代艺术市场前五年快速飙升
我们观察的是最近五年,但要说清中国当代艺术的爆炒全过程,必须从起点开始,幸好,这个起点并不久远,距今不过十年,许多如今活跃在内地的中国当代艺术大藏家,当时可能才刚刚听说中国当代艺术。
我们仍以公认的风向标——香港苏富比为例。2004年秋拍,香港苏富比第一次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成交额为2200万元(港币,下同),这个专场里还包括了颜文樑、赵无极等属于现代艺术的中国第一第二代油画家,真正概念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占比还不到一半。但至少,这一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市场出现了,因此,不妨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元年。
2005年春拍,香港苏富比开设了“中韩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4100万元,其中包括不少中国现代艺术家和韩国艺术家。市场仍在蓄势中,从将中韩当代艺术家杂处一个专场的“匠心”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当时人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
2005年秋拍,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成交额为6900万元,其中仍有半数的中国现代艺术家。市场仍在进一步蓄势中。
2006年春拍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成交额放大到1.3亿元,但其中仍包括三分之一比重的中国现代艺术家。
2006年秋拍,香港苏富比终于将学术概念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现代艺术分成两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来拍卖,那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8700万元,超过了由中国现代艺术家构成的另一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金额上超过了500万元,虽然超过不多,但意义非凡。
2007年春拍,中国当代艺术拍出1亿元,而当年秋拍,则暴涨到2.6亿元。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让人们惊呼的一季,也是不少藏家开始萌生投机心理的一季。
2008年春拍,包含国际大收藏机构埃斯特拉专场在内的两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3亿元。继续煽动投机心理。但拐点也就随之而来。
下滑五年间:两度探底
2008年秋拍,正好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仅成交9000万元,但当时另有一个为了“火上浇油”而设立的分量很重的现当代艺术夜场,扣除其中东南亚国家艺术家和中国现代艺术家,夜场内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成交额仅6100万元,两个专场加起来也不过1.5亿元。也就是说,2008年秋拍成交额仅为上半年的一半。也就是这个当代夜场,成为业内判断中国当代艺术遭遇市场拐点的重要依据。那个夜场中,张晓刚《血缘系列:姐弟》(估价1000万—1500万元)、曾梵志《安迪·沃霍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估价2000万—3000万元)和岳敏君的《天空》、刘炜《革命家庭系列三联作》(估价1200万—1800万元),以及方力钧、唐志冈、严培明、王广义等的重要作品均遭流拍。比如流拍的张晓刚《血缘系列:姐弟》,130cm*100cm,目前的市场估价仅为500万元左右。或许未来某一天,这些重要作品能以当时的高价真正拍出,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二波市场大行情或行情反转的标志,有闲心的人可以拭目以待。
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没有再单独设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摇身而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包括了亚洲其他国家的一批当代艺术品在内的这个专场,最后总成交额为6000多万元,又比半年前下跌了一半不止。从3亿下跌到6000万元,仅仅是一年时间,可谓冰火两重天。
2009年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1.1亿元。这个时候,大家仍在急切地观望何时走出谷底。
2010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为1.4亿元。
2010年秋拍,又开设了亚洲当代艺术和欧洲重要藏家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两个专场,总成交额放大为2.5亿元。
2011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为1.8亿元,但因为有一个尤伦斯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让市场惊动了一番,该专场成交额为4.2亿元。虽然市场总额急剧放大,但业内并未对此感到兴奋,相反,引起的却是对于西方收藏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