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离娄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文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娄 选自朱熹《孟子集注》 本学期学习计划 文选 孟子·离娄2课时 荀子·正名2课时 左传·重耳出亡2课时 史记·五帝本纪2课时 史记·项羽本纪2课时 通论 第六章 古书的注释4课时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2课时 纂集类专书(含《说文解字注》《尔雅义疏》)4课时 本学期学习计划(续) 文选 关雎2课时 鹿鸣2课时 别赋2课时 通论 第四章6课时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师旷,晋之乐师,知音者也。六律,截竹为筩,阴、阳各六,以节五音之上下。黄钟、太(taì)簇(cù)、姑洗(xiǎn)、蕤宾、夷则、无射(yì)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也。五音,宫、商、角(lù)、徵(zhī)、羽也。范氏曰:“此言治天下不可无法度,仁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 [1]离娄。人名。“离”、“娄”两字都有通孔的意思,通孔则明亮,所以视力好的人的叫“离娄”。 《说文·囧部》:“囧jiǒng,窗牖麗廔闓明。象形。凡囧之属皆从囧。读若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 《说文·(爻爻lí)部》:“爾,麗爾,犹靡麗也。从冂(jiōng),从(爻爻)。其孔(爻爻)。尔声。此与爽同意。”“靡麗”就是斜孔的篱笆。 “娄”与“镂”通,亦与“漏”“篓”通。上古音来母、侯部。都有通孔义。对转东部为“笼”,灯笼、箕笼都是竹编的、有孔洞的。因有孔、疏通而有明亮义。 《说文·夫部》:“规,规巨,有法度也。” 《说文》:“?,半步也。从走,圭声。读若跬同。” 《荀子》:“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 《说文》:“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以封诸侯。从重土。珪,古文圭从玉。” 《说文》:“巨,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荀子·不苟》:“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杨注:“矩,正方之器也。” 《说文》:“曠,明也。从日,黄声。” 六律,分为六个调子的音乐标准(音律)。又各以阴、阳分为十二,称十二律。 五音,同一个调子上的五个音阶。五音再加上变徵、变宫,就是七音: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今有仁心、仁闻(wèn)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闻,去声。O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先王之道,仁政是也。范氏曰:“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死,以羊易之,可谓有仁心。梁武帝终曰一食蔬素,宗庙以麪为牺牲,断死刑必为之涕泣,天下知其慈仁,可谓有仁闻。然而宣王之时,齐国不治;武帝之末,江南大乱。其故何哉?有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道故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徒,犹空也。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有其政,无其心,是谓徒法。程子尝言:“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谨权审量,读法平价,皆不可阙。”而又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谓行《周官》之法度。”正谓此也。 纲纪,治理国家的纲常、法纪。 文章,典章,典籍文章,旧典文章。指三代典章制度。 谨权审量。权是称锤,用以确定重量;量是衡量谷物的斗、斛、升之类量器,用以确定体积。《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诗,《大雅·假乐》之篇。愆,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胜,平声。O准,所以为平。绳,所以为直。覆,被也。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丘陵本高,川泽本下,为高、下者因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矣。邹氏曰:“自章首至此,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仁者,有仁心、仁闻而能扩而充之,以行先王之道者也。播恶于众,谓贻患于下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朝,音潮。O此言不仁而在高位之祸也。道,义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