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词汇 北京师范大学 古代汉语通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汇 主要参考书: 陆宗达《训诂简论》 陆宗达 王宁《训诂方法论》 陆宗达 王宁《训诂与训诂学》 王宁《训诂学原理》 词汇这一章主要掌握: 1.古今词汇、词义在哪些方面相同、相异;用什么样标准判别这些异同; 2.古汉语词义引申;引申造成的多义词及引申义列; 3.同义词的定义(理解)、确认和辨析(操作); 4.同源词的定义(理解)和系联(操作)。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一、古汉语字与词的异同 二、古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 三、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一、字与词的异同 多数情况一个字代表一个词;重点关注: (一)异词同字 (二)异字同词 字与词不对应的原因:(从书写形式上分析) 1.同形字————————异词同字(隻表示擭和只二词) 2.假借(假借、通假)——异词同字(女表第二人称;锡通假为赐) 3.派生未造新字—————异词同字(字) 4.异体字(重文)——异字同词(桴:枹) 5.假借(通假)———异字同词(彫:雕) 6.累增字——————异字同词(丘:邱;莫:暮) 二、古代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重点:合成词与单纯词) 古代以单音词为主;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双音词。 古代的双音词有两种:(一)合成词;(二)连绵词(联绵词) (一)双音节合成词 1.双音节合成词的判定(与词组区别) 它的意义不再是原来两个词素意义的相加,而是产生了新的意义:社稷、不穀、诸侯、大夫、左右、干戈、骨肉 2.双音节合成词的发展形成 当一个词组结合使用较长时间后,后来因循使用,不再辨析或不再理解它的内部结构,而只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使用:洗澡、休息、知道、妻子、耳目 (二)连绵词 1.连绵词的判定 字形:往往一个词有多种书写形式,如彷徨、仿偟、仿徨;逶迤、委蛇、委遟、委移、旖施。它们的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字形上主要是改变义符。同一个词的不同字形,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认为它们是一个词。 声音:多数是两个音节之间为双声或叠韵关系:窈窕、峥嵘、差池;参差、流连,是双声连绵词。 意义:连绵词表现的是一种意义特征,所以多描写形貌状态或声音形象。一般地说,连绵词的意义,不能从字形上去把握,而只能从声音上去把握。 2.连绵词的来源 (1)义合 盘桓 徘徊 盘旋;蜿蜒 委迤 委佗 委蛇 委移 旖施;踌躇 猶豫 踟蹰;婆娑 蹒跚 蹁跹;差池 蹉跎;芣苢;匍匐 扶服 (2)摹声 蟋蟀;霹雳;砰訇;觱沸;觱發;栗烈 (3)缓读 扶摇;蒺藜、蒺梨(荠);邾娄 (4)音译 葡萄;琉璃 三、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衡量标准: 1 .词包括义项,衡量要以义项为单位: (1)一个词多了哪一个(些)义项,少了哪一个(些)义项; (2)哪个义项与哪个义项是相近的,有什么样的区别; 2 .义项有常用不常用之分,注意义项的地位: (3)常用义的变化; 3 .词义依托词形,要观察词的形与内涵的关系: (4)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意义是否用同样的词表示? (5)词形相同意义是否相同?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1.古义项今消亡(多义词) 用:《左传·昭公十一年》冬十一月楚子滅蔡用隠大子于岡山申無宇曰不祥五牲不相為用况用諸侯乎 爱:《孟子·梁惠王下》: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城(都城);厌(何厌);病(子疾病);牢;贰 2 .古常用义今不常用(多义词) 《说文》:“谢,辤去也。”注:“辤,不受也。……引申为凡去之称,又为衰退之称。俗谓拜赐曰谢。” 谢:1 .感谢:道谢/酬谢 2 .认错;道歉:谢罪/谢过 3 .辞去;拒绝:谢绝/敬谢不敏 4 .(花或叶子)脱落:凋谢 3 .古语词消亡 (1)其形不单用: 敝;诣;伐 (2)其形记录他词 竖:竖立(本为异词同字) 4.古今义项相近、相关 程度:饿、病 外延:病、事、时、河、江、中国 色彩:谤、人、民 特点:穷、贼、走  内涵:兵、赋、去、人、民 5 .后代比古代增加义项  宠 道、族、行 6.同一义而古今用不同的词:  艺:种  产:生  闻:听 (二)古今词义的贯通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是同一个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古今汉语的意义不同,是同一个发展链条的不同环节放到一个平面上比较时的不同。所以,应该利用现汉中的古语素(常用义、非常用义),运用词义引申理论,根据古文献语境,来推求古义 。 沟通古今词义的方法 1.古代一个词对应现代多个双音词: 止:停止(骖絓于木而止 );劝止(左传·文公十八年:宰公冉務人止之曰入必死);禁止;制止; 启:开启(启之);启发(不愤不启) 过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