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许行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文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行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受业于子思门人。 宋之前,《孟子》列于诸子,宋始列于经部。《孟子》共分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分上下。 东汉赵岐《孟子章句》。 宋代托名孙奭《孟子正义》(《十三经注疏》)。 南宋朱熹《孟子集注》。 清代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 杨伯峻《孟子译注》。 神农 赵注:注神農三皇之君炎帝神農氏許姓行名也治為神農之道者踵至也廛居也自稱逺方之人願為氓氓野人也(《说文·民部》:“民,众萌(氓)也。”《民部》:“氓,民也。”《田部》:“甿,田民也。” ) 《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班固自注: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讲农事,託之神农。 《易·系辞》:“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 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廛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一夫之居曰廛。” 《说文·广部》:“廛,二亩半也。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段注:“里者,居也。八土,犹分土也,亦谓八夫同井也。以四字会意。” 《说文·广部》:“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说文解字注》:“春秋宣十五年公羊传注曰一夫受田百亩公田十亩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在田曰庐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汉食货志曰一井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馀二十亩以为庐舍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 捆屦 赵注:“捆犹叩椓也。织屦欲使坚,故叩椓之也。” 饔飧 集注:饔音雍飱音孫惡平聲 《说文·食部》:“饔,孰食也。”“飧,餔也。”“餔,申时食也。”《说文解字注》飧字下:“《小雅》传曰:‘孰食曰饔。’《魏风》传曰:‘孰食曰飧。’然则饔、飧皆谓孰食,分别言之则谓朝食、夕食。许於‘饔’下不言‘朝’,於‘飧’下不言‘孰’,互文错见也。赵注《孟子》曰:‘朝食(赵注无食字)曰饔,夕食曰飧。’此析言之。《公羊传》‘赵盾食鱼飧’,《左传》僖负羁‘馈盘飧’,赵衰‘以壶飧从’,皆不必夕时,浑言之也。” 《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 厉民以自养也 赵注:“……是为厉病其民以自奉养,安得为贤君乎?” 《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集解》“王曰:‘厉,犹病也。’”刘宝楠《论语正义》:“郑注云:‘厉读为赖,恃赖也。’” 《方言》十三:“赖,取也。”《广雅·释诂》三:“赖。恃也。” 恶得贤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四“恶、乌”条:恶,犹安也,何也。字亦作乌。高注《吕氏春秋·本生》篇曰:“恶,安也。”又注《明理》篇曰:“乌,安也。”《桓十六年·左传》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昭三十一年·公羊传》曰:“恶有言人之国君如此者乎?”何注曰:“恶有,犹何有、宁有。”……《孟子·梁惠王》篇曰:“天下恶乎定?”赵注曰:“问天下安所定?” 纷纷然 纷繁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栁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信南山》:“上天同雲,雨雪雰雰。” 率天下而路 赵岐《章句》:“……是率导天下之人以羸路也。”焦循《正义》:“羸路,谓瘦瘠暴露也。”《管子·四时》:“国家乃路。”《吕氏春秋·不屈》:“士民罷(疲)潞。”《方言》三:“露,败也。” 劳心、劳力 《说文》:“劳,勮也。”“勮,务也。”“务,趣也。”《史记·屈原列传》:“劳苦倦极。” 五谷不登 登,成。《说文》:“成,就也。从戊,丁声。”“丁,夏时万物皆丁实。” 《吕氏春秋·音初》:“为九成之台。”高注:“成,犹重。”《说文》:“層,重层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王逸注:“言北言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 中国 《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也。”《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毛传》:“中林,林中。”《说文》:“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说文·囗部》;“國,邦也。从囗,从或。” 瀹济漯 《说文》:“瀹,渍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孟子》‘瀹济漯’……按行也,亦犹疏也,《文选》注作‘踰济漯’……或曰借为擢,引也。” 瀹 ?(趠?) ?(拔也) 踰(越也) 揄(引也) 趯(踊也) 擢(引也) 道(一达) 抽(引也) 排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