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基酸类衍生物对油田管道防腐蚀的研究
1前言
腐蚀现象广泛存在于金属材料中。金属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工农业生产,从尖端科学技术到国防工业的发展,凡是使用金属材料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腐蚀问题。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量高达全年金属产量的20%~40%。金属材料使用量的90%以上是钢铁,据世界上发达国家调查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4.2%;1999年光明日报曾报道了我国每年腐蚀损失是2800亿元,其中石化系统的损失(不含事故损失)为400亿,按照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GDP18万亿)4%的损失量计算,我国每年将有近7200亿元的腐蚀损失。随着金属材料的广泛使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就逐渐展开。特别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钢铁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钢铁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钢铁在各个方面的使用量十分大,所以钢铁的腐蚀与防护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各种金属腐蚀的防护技术中,缓蚀剂技术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因其有明显的局限性,缓蚀剂的使用浓度偏大、高温易分解和使用受临界PH值及设备设计局限性限制等不足,使其往往不能完全发挥其理想效能,因此限制了缓蚀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有机超薄膜,它是有机物分子在溶液或气相中自发地吸附在固体表面上所形成的紧密排列的二维有序单分子层,其厚度约为零点几到几个纳米。由于SAMs在表面科学和技术诸方面有着潜在而独特的应用前景,近十几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SAMs对基底金属的保护作用和抗腐蚀作用,是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
1.1 研究进展
分子自组装概念的提出始于1946年,但是直到1964年才由Zisman明确阐明它的基本原理[2,3]。自组装成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固/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而在两相界面间形成一定取向、排列紧密的有序单分子膜。当把某种固体物质基片放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有机溶液中时,活性剂分子的头基与基片表面的物质会自动发生连续的化学反应,在基片的表面形成由化学键连接的具有一定取向、紧密排列的二维有序的单分子膜,同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仍然为范德华力。
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示意图
1980年Sagiv报道了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在硅片上形成的SAMs,从此诞生了第一个自组装单分子膜,1983年Nuzzo等成功地制备了烷基硫化物在金表面的SAMs,从此几种制备SAMs的技术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3,6]。与传统的LB膜技术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所用的仪器也是很常见的,而且得到的SAMs膜的稳定性更强。
自组装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腐蚀与防护领域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所谓自组装,是指基本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基本结构单元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的组织或聚集为一个稳定、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观的结构。自组装过程并不是大量原子、离子、分子之间弱作用力的简单叠加,而是若干个体之间同时自发的发生关联并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而又有序的整体,是一种整体的复杂的协同作用。有些自组装膜是目前研究较多且工艺比较成熟。
烷基硫醇类SAMs是最早用于自组装的一类体系,在自组装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疏基与底材的强烈化学作用,膜的形成是疏基与金属底材键合反应与链状分子间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S-Au键的结合强度高,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膜高度有序,使得目前70%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这一体系内,它有可能应用于分子电子器件、微型传感器、薄膜光学器件,以及分子识别、防腐蚀等领域。影响分子自组装和单分子膜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基底表面物质和表面粗糙度;活性分子反应基团的活性和空间位阻;分子链的大小和极性;溶质的极性和溶液的浓度等。此外,硫醇SAMs作为Cu耐蚀保护层,其应用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Whitesides等第一次报道了Cu表面上的正烷基硫醇SAMs的性质。Yamamoto等在铜表面上制备了烷基硫醇( n = 6~18)单层膜并考察了膜的缓蚀能力。schere和Feng等相继报道了铜表面的SAMs在不同腐蚀性电解质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6]。
在了解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微观吸附状态方面,张军等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场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5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2-烷基-1-氨乙基咪唑啉缓蚀剂抑制CO2腐蚀的性能,并分析了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5种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区域均集中在咪唑环上,亲电反应中心为3个N原子,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当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1时,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可形成一层高覆盖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锈钢管道安装施工与方案.doc VIP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doc VIP
- 施工总包合同.docx VIP
- 土木专业英国规范NA to BS EN 1991-1-4_2005+A1_2010.pdf VIP
- 软件风险管理计划.docx VIP
- 2024年秋季人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中山市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有答案)-精品 .pdf VIP
- Module10 Unit 2 Don’t shout please!(教案)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1.docx VIP
- 顶格筹码峰与平均成本双线合一选股公式.docx VIP
- Module 10 Unit 2 Don’t shout, please! (教案)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