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经济合作区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docVIP

浙东经济合作区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及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1摘要 1.1中文摘要 浙东经济合作区是地域相连的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嘉兴五市,遵循平等互利原则,自愿组合的跨地区、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的加深,浙东经济合作区成为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之一。2011年浙东合作区内的GDP达到15554.6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0%左右,占浙江省的GDP比重的百分之48.61%。浙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大量的以乡镇个体私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群,也可以称为块状经济,这些块状经济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字:改革开放 块状经济 比较优势 产业竞争力 1.2英文摘要 Abstract Eas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o ningbo, zhoushan, shaoxing, taizhou, jiaxing five cit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voluntary association among regions and ope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earliest established on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ontinuously, eastern zhejiang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come Chinas coastal area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2011 the east cooperation GDP reached 1.555468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0%, accounting for forty-eight point six one percent of the GDP of zhejiang province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st main power from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private enterprise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hich is also called as massive economy, these massive economy is signific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 Massive econom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2理论综述 2.1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著名的《国富论》,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会照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通过从事专业化生产并进行市场的交易行为来实现的,随着交易行为的扩大,当国内部分的交易活动超出这个国家的范围,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样,自由贸易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国际分工。斯密的上述国际分工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说明,如果每个国家都如同国内各生产者参与劳动分工的方式一样,都只是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每个国家的福利都会得以提高。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比较成本学说理论,认为任何产品的交换都取决于其的劳动成本,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应该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2.2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从空间角度看,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二是国内层面。前者通常是指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后者则指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即区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区域产业的区际竞争力,可简称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这种表现或地位,通常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