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学报,9(1);78--84,1982
Acta GeneticaSinica
玉米两 系法 的研究 初(报)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 双杂合体的选育 )‘
刘 仲 元
安(徽农学院,合肥)
选育新双杂合体,从相互易位和核不育系的双重回交着手,到合成双杂合体,不但费工,而
且也费时。然而,以双杂合体为母本,优良自交系为父本,二者杂交或进行回交,再在杂种后代
中选准双杂合体做母木,继续进行自交或回交,是较快而有效的方法。核不育系依其本身配合
力的高低而表现出不同的杂种优势,在核不育系和9个优良自交系的杂交组合中,核不育系杂
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 11--93.20o0
细胞核不育系与细胞质不育系除有许多共同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独特之处:(1)任
何自交系都是它的天然恢复系;(2)不受专化性的病菌侵染;(3)可以较快地转育成任何
优良自交系。但是,它也有一个突出的弱点,即核不育个体 m(sms)只能由正常育性的
个休 M(sms,Msms)保持,故后代总是可育个体与不育个体表现株间分离,给生产上利用
核不育方面造成了特殊困难,迫切需要育种工作者研究解决。
七十年代以来,泊特生等通过细胞遗传技术,采用适宜的染色体缺失节段,与雄性不
育等位基因紧密连锁的独特遗传方式作了大量研究,并成功地解决了保持核不育后代的
繁殖问题。但是,在我国开展这一研究工作以来,对于双杂合体的筛选和转育,是否已经
突破,迄今未见报道。
本研究从1978年开始,经过3年4代的观察测定,已筛选到完全能保持核不育的双
杂合体。
材 料 和 方 法
研究的材料系混杂的 Oho3核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双杂合体,以及转育的材料,共
进行59份材料的筛选。 其中4份是由华中农学院提供的,1份是由天律市农科院提供
的,其余的54份是我们自交和杂交产生的。
根据花粉含次正常的、染色体结构为 9ms9ms104-F-10,认定是双杂合体;花粉虽含次
正常的,但染色体结构为9+9ms10+10,则称作是准双杂合体;而9十9十109+10为非
双杂合体。参照拟定方案中的植株育性表现 表(1),进行筛选双杂合体。
在筛选双杂合体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镜检花粉的表现型和观察植株育性比例的鉴
本文于 1981年1月23日收到。
1)参加本研究部分工作的尚有农学专业刘正、周葆生、尚漪、赵熙玲等同学。
1期 刘仲元:玉米两系法的研究 (初报) 79
衰1 含次正常花粉的自交与洲交后的育性表现
Table1Theappearanceoffertilityafteritsselfingandtestcrossofcontainsubnormalpollen
抽. ‘.
花粉表现 染色体结构 组数 理论出现频率 自交后植株的育 与核不育测交
AppearanceChromosome No.of (0YO) 性表现 后,植株的育性
表现
ofpollen constitution groupShow theorti- 可(育:不育) 可(育:不育)
鉴定后选留与否
calfrequencyTheappearance
Theappearance
Whetherselection aft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支气管哮喘与遗传— 145例家谱分析.pdf
- 支气管哮喘与遗传— 附265例家系分析.pdf
- 脂蛋白酯酶基因PvuⅡ多态与中国人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Meta分析.pdf
-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优质鸡屠宰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pdf
- 脂肪嗜热芽孢杆菌质粒pFD101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pdf
- 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联.pdf
-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变异在早发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原理、方法及适应症.pdf
- 植物Ⅴ类几丁酶苦瓜同源基因(McChi5)的克隆及特征分析.pdf
- 植物CMS_Rf系统的基因克隆及其结构特征.pdf
文档评论(0)